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期,甘肃、安徽、湖北等多地召开理论学习会议,“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被频繁提及,成为学习会议重点讨论、剖析的内容,引发关注。
曲靖市已有两任市委原书记、三位原副市长、至少七十余名各级重要官员相继被查,备受瞩目。界面新闻此前发布《曲靖官场地震背后:“霸道”书记和GDP狂飙史》披露,这一切,始于云南省原副省长、曲靖市委原书记李石松的落马。自2019年主政曲靖起,李石松以强势施政著称,李石松落马后,急切追求政绩的后果开始显露,曲靖的GDP增速从全省冠军跌入末位。
一位统计系统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不久前,他所在的单位也收到中央下发的有关曲靖市统计数据造假、官场生态恶化的学习材料,党组成员集体参与了学习。“这个(学习)是全国范围的,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统计水分太大了。”他说。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7月3日上午,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委社会工作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会,将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和内蒙古魏栓师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深入剖析讨论。
会议指出,“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暴露出政绩观扭曲问题,严重破坏政治生态、损害政府公信力。案例警示我们,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客观分析、创新应对工作的难点堵点,坚决纠治庸政懒政”。
7月3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10次学习研讨会议。区委书记刘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中央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印发的《关于把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作为学习教育反面教材的通知》等内容,部分区委常委围绕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研讨发言。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以案示警,引以为戒,全面检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担当实干”。
自2019年起,李石松先后担任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及市委书记,其追求政绩的急迫和带来的“GDP狂飙”,一度让曲靖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前列。但背后的统计造假和压制异议的管理方式,则一步步侵蚀当地政治生态的根基。
为推动经济数据提升,李石松推行“现场办公会”与“比学赶超”活动,要求县区“一把手”和经济部门每月轮流呈报成绩。会议现场压迫感强,“只要他一问,下面只能答‘能’,否则就得解释”,最终多数承诺难兑现,只能在统计数据上下“功夫” 。
2019至2023年间,曲靖GDP增速分别为9.6%、6.6%、12%、8.1%和7.5%,远高于全国及昆明水平,2022年GDP总量达3802.2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跃至第79位、增速排名全国第二 。然而,国家统计局及云南省纪委监委已于2021年通报曲靖市沾益区规模以上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严重失实等典型案例 。
一位曲靖市直机关人士表示,李石松对政绩的急切追求是统计造假的“重要原因”,作为市政府主要领导应承担责任。尽管统计部门已有多人问责,李石松却未被追究责任,其亲信李金林、陈世禹等虽一度被处分,却后来仍获得晋升 。在李石松离开曲靖后的2024年,曲靖地区生产总值3677.22亿元,比上年下降0.9%。这也是2024年云南省唯一一个经济增速为负数的地级市。
2024年1月,李石松卸任曲靖市委书记,并当选云南省副省长。李石松离开不久,曲靖官场开始“地震”。
2024年2月,曲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世禹主动投案;4月,已是云南省曲靖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的徐政主动投案;同月,李金林从副市长职位上被查。6月25日,李石松被宣布正在接受调查;12月30日,已是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毛建主动投案。至此,李石松在曲靖的“小圈子成员”全部落马。
据最高检2025年5月27日通报,云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李石松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