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长虹美菱  惠而浦  汽油价格最新调整  汽油价格最新调  7怎么样 

那些确诊癌症的年轻人:我反而觉得轻松了网友刷爆了

   2025-07-09 22:07  发布时间: 3小时前   89
核心提示:" 头一次觉得活出了自我。"撰文|许嘉婧编辑|薇薇子封面来源|《余生那些年》《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逼近死亡时,奇妙的 " 轻松 "去年 6 月,19 岁的大热正在校外摄影时,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刺痛。她已经两个星期没有通便了,校医院的医生开了点泻药,以为没大事。正赶上端午节,转天她

" 头一次觉得活出了自我。"

撰文|许嘉婧

编辑|薇薇子

封面来源|《余生那些年》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逼近死亡时,奇妙的 " 轻松 "

去年 6 月,19 岁的大热正在校外摄影时,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刺痛。她已经两个星期没有通便了,校医院的医生开了点泻药,以为没大事。正赶上端午节,转天她坐上回家的高铁,整个人在高铁上痛晕了,直到终点站才被列车员叫醒。家人马上开车带她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她觉得自己像 " 坐在车上像摆渡船一样,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再度恢复意识后,手术已经结束了——大热被确诊结肠癌,刚取出癌组织。

崩溃压倒了她。年纪不到 20 岁,怎么就会得了癌呢?

住院的 10 多天里,她脖子上插着营养液针管,鼻子里插着胃管,还连着呼吸机,肚子上有长 10cm 的刀疤,还插着尿管 &;&; 到后期,饥饿感甚至大于疼痛感。

更令她揪心的是,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有点侵入淋巴——这意味着癌症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按照治疗方案,出院后她还要进行 6 次化疗,之后需要休养 3 个月,复查结果也将在那时宣判。

毫无意外地,大学生活终止在大二这个学期——但在崩溃之中,她还意外有点小开心," 我终于是可以放松下来了。"她这么想," 出院后一定要把这 3 个月过得很满足。不管之后结果是好是坏,我都值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于是她鼓起勇气做了次背包客——从小到大她还没坐过飞机,大学之后才第一次出省。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她一个人去到陌生的城市,同时做好几份兼职工作,家教、主播 &;&; 自己赚钱攒下第一桶金。

而这些事,都是瞒着爸妈的。妈妈有些逃避癌症这件事,出院后完全没有管她的行踪。

以前,大热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就是乖乖女,从不忤逆父母。这次无常的变故给她带来了莫名的勇气,她敢去做一些被妈妈定义为 " 坏孩子 " 才会做的事了——比如,染了两次发、打了唇钉、认识一群陌生的社会朋友、去一些 " 灯红酒绿的地方 ",她觉得有一种突破禁忌的快感。

3 个月后她回到家,妈妈看到她这副模样非常嫌弃,甚至要求她和自己相处时戴着口罩。大热倒是很满意,这 3 个月她体会了太多 " 人生第一次 ",甚至头一次觉得活出了自我。

" 在逼近死亡的时候,才感觉人是生的。"大热说。

大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这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癌细胞扩散到腹膜、子宫、肝上皮," 医生说我的身体太年轻了,代谢太快,更利于癌细胞生长,已经一下子就进入了癌晚期。" 这次的崩溃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她就陷入了平静。

不久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 爸爸妈妈,其实在得知我得了癌症之后真的真的很开心。世俗的压力很大,以前的人生我不敢回味,以后的人生更是迷茫。

我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疾病,做完手术后又在继续过着忙忙碌碌不顾一切的日子直到听到您带着哭腔的控诉:‘你知不知道你得的是癌症啊!还在熬夜看手机 &;&;" 我只感受到凛冽的风声灌入我的耳朵,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摆脱了原轨的生活 &;&;"

这引起了近百万网友的触动。甚至,不少曾罹患或正在经历癌症的人,都表示确诊重病时,自己也感受过奇妙的 " 轻松 "。

在大热的帖子下方,一条高赞评论讲," 当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时,第二次生命就开始了。"

" 我现在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了?"

这种轻松感从何而来?我联系到几位有共鸣的网友。

21 岁的小余,原本在山东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失眠了一年多,某天她摸到锁骨附近有个鼓包,辗转了山东、宁夏、广东的三家医院后被确诊为恶性霍奇金淋巴瘤。那一瞬间,身体的各种不适反应都找到了解释,她恍然大悟,但紧接着脑海中冒出的念头是," 我现在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了?"

在广州她度过了 8 个月的治疗期,14 天一次化疗,按部就班地去医院,一次副作用会持续大概 7 天。那 7 天,她会感到疲倦乏力、腰骨疼痛、恶心呕吐、头发狂掉、身心压力暴增,但 7 天之后,她就重生了,短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这时候她能完全放空大脑,等身体好一些了,就独自去外地旅游,去到成都、桂林、深圳,找当地朋友玩——她也没有提前跟医生交代这些小放纵," 我怕他们不让我去。" 每次她都严格控制在一星期内极限赶回医院。完成这几次小小的冒险后,医生们知道了也没多说什么——她的各项指标都还算稳定,可以面对外出的风险,况且他们也都觉得小余自己开心更重要。

小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时间段,她甚至觉得自己比以往更有生命力," 因为我对于生活的其他的事情都是不考虑的,我考虑的只有我自己,我只在意我自己的体验,我只在意我自己的生活,在意我自己的生命,全身心地关注我自己一个人。"

首治放化疗 CR 结束后的半年,她重新回到了职场,繁琐的工作压力也回来了,生活又变得一潭死水。不久后,癌症二次复发了,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再次落了下来。

这次治疗期她没再旅行远走,但她仍在努力自救,治疗间隙又学了摄影、油画、羽毛球——生活中好像又有许许多多新鲜事物,值得自己体验一番了。但在过去忙于上班的日子里,她就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爱好。

打开生活热情的开关,竟然是癌症。

小余和身边许多年轻病友交流过这个想法,她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只有在你生病,在你破釜沉舟的时候,你可以走出去挑战自己真正意义上想干的事情。"

" 整个治病的过程就已经耗费掉你 80% 的时间和精力了,剩下的那 20% 才是你自己的。但就是这 20%,如果你能完全掌握这段时间,都已经足够让你活出自我了。" 小余说。

在癌症后,她们获得了一种脱离原轨、在病魔下 " 戴着枷锁的自由 ",那是身体的压力和精神的自由的叠加态。

" 破问题 "

在这些关于病痛与轻松的帖子下方,许多年轻人主动分享了相似的病后体验:当大病来临时,许多曾困住自己的 " 破问题 " 都变得不值一提了。

究竟是哪些 " 破问题 ",才会让这些年轻人觉得癌症都成了一种破茧和喘息的契机呢?

在访谈中,我发现她们都提到了相同的关键词:" 内耗 "。她们自我定义为一个高敏感的、容易想很多的人。即便是琐碎的 " 破问题 ",也会堆积成能压倒一个人的洪水猛兽。

在小余的世界里," 破问题 " 是周围人的看法。

在教培机构兼任教务工作时,她实际的工作内容就是每天到办公室开门、帮老师们把水都烧好,然后自己学习——当时她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教务工作。这让她陷入反复的自我质疑," 我每天就会内耗这些事情,就觉得我大老远跑到这,我又没有真的干什么事情。"

朋友们都开玩笑说,老板给你发工资还不用干什么活,有这种大好事,开心还来不及,你怎么还整天愁眉苦脸?她却无法这样想。她纠结于自己没有给机构带来价值,看见老板就觉得羞愧。

她一直是这样的讨好型人格。情绪压力最终堆积成了身体内的疾病。那一年,她反复失眠,严重时一个小时醒一次,各种白天没做好的琐事在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播放," 我以为我只是单纯的失眠,没想到我是得癌了。"

小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在大热的世界里," 破问题 " 来自母亲的压力。

大热前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逃离父母。从小爸爸在异地赚钱养家,家里一直是妈妈管教她。学习不好,就会被打,家暴严重到,有段时间,她听见妈妈的声音,就会不由自主想下跪。

高中时,她选择半军事化管理的住宿学校,才首次逃脱母亲的掌控——身体虽离开,精神却还笼罩在母亲的阴影下。妈妈一句必须好好学习,她就成了班上最刻苦的学生。那段日子,她一天只吃一、两顿饭,最常吃的是炒饭、泡汤," 因为没有人吃不用排队,可以节约时间。" 医生也推测这是癌症发作的原初诱因。

而等到升入大学,她想报考艺术类专业,终于以为能找回人生主动权时,妈妈在她的志愿书上只填了临床医学。

整个大一,她都没怎么学过这个被迫填报的专业。她一直在外面玩摄影,参加社团活动,和朋友们聚会玩耍,经常熬夜、早出晚归 &;&; 讽刺的是,被迫学医的自己,反而成了需要救治的人。

" 今天的药有些少女粉 ",图片由大热提供

癌症,成了她们冲着 " 破问题 " 喊停的唯一契机。那些别人的眼光、别人的期待、别人给来的压力都不重要了,此时此刻,必须要将焦点放回到自己身上。

治病的同时,她们也便拥有了不用被逼着做什么事、为自己而活的时间,这太难得了。大多是在崩溃期后,这些闲暇时间成了她们治疗期的慰藉。

春迟也有类似的感受。33 岁她被查出乳腺癌,经历了一次天堂到地狱—— 2020 年这一年,她被公司提拔到经理级别,还被钦定为骨干接班人;另一边,也是升职后,她才享受到了年度体检福利。结果是,查出恶性肿瘤,刚升职就不得已暂别职场。

为了争取到这个升职机会,她是一直百分百地投入工作,总是要求自己成为 " 最优秀的那拨人 "。这是她的性格所使,或许是因为单亲家庭让她过早养成独立的性格,她总是以极强的自驱力争取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觉得在外面 " 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在家庭中,她也总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的那个角色。

那几年,她刚生完小孩重回职场。入职的新公司要从 0 到 1 开辟新业务,高强度的工作后晚上又要照顾孩子——她就像一个时刻绷紧的发条,很久没睡过一个好觉了。

而突然被宣告的癌症,却在平静海面上掀起一阵龙卷风,把日常搅浑了。

她从无锡来到上海的大医院接受治疗,租了半年的房,每 3 周去一次。闲暇时间她就在家躺躺,或者去外滩边走走,吹风散步。人生头一次,没有打不完的工作电话,没有成堆等待自己处理的事情。

她的脑子里只用考虑,今天吃什么。

来源《春潮》

" 谁也不会来指责我什么了 "

第一天住院时,春迟第一次发现," 我怎么那么能睡啊?"

手头在忙的项目交接给了同事,小孩也交给了老公,自己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了——那只能补觉。第一天,她从晚上 9 点睡到早上 5 点,等护士抽完血,继续睡到下午两三点,吃完饭又午睡,好像一直睡不醒一样," 我就觉得医院小小的床硬板床真的好舒服。"

在确诊癌症后,休息的负罪感消失了,她完全投入进这种极致的放松中。

隔壁的病友也是一位宝妈,孩子刚刚 1 岁。在得知自己患癌后,她经常抱头痛哭、伤春悲秋,但一看隔壁床春迟每天的状态:开开心心,狂睡狂吃,不由感觉惊异加艳羡。

春迟告诉我,那段时间她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因工作而抑郁的年轻人总在幻想突然出现什么变故,车祸、生病,让生活停摆(虽然她知道这种心态过于极端)," 因为终于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非常光明正大地说,我就可以摆烂了,我就可以不用再努力了,谁也不会来指责我什么,我这个理由够充分了。"

图源《送我上青云》

半年治疗期结束后,她回家开始 6 个月的休养。春迟发现时间原来可以这么漫长。她买了 ,日常就是打游戏、做锻炼、逛公园。看着熟悉的小区,突然意识到小区绿化很好,但自己搬过来这么久却从没下楼转过一圈,她恍然," 原来我之前没有好好生活过,我的生活太狭隘了。"

不夸张地说,生病后复工,她甚至觉得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生病之前要好一点。

首先,她的 " 计划强迫症 " 治愈了,现在的她更享受没有 to-do-list 的感觉,不必勉强自己把事情做到 100 分,60 分也可以。在人际关系上,她好像突然觉醒了 " 战斗基因 ",从圆滑变得更尖锐了。她敢于拒绝同事递过来的多余的活儿,为了推进工作甚至能和同事吵到老板面前,从内耗的人变成了 " 外耗他人 " 的人。

尽管在职场成功学里,尖锐并不是正面含义。但春迟依然觉得,自己是绝对朝正面进化了。证据就是她变得越来越开心,失眠问题也完全解决了。现在的她,一沾枕头,不出 10 分钟就能入睡。

慢了下来,更多向内关注自我,是很多年轻人在确诊重症后难得的宝贵体验。

小余在治病期间最大的感受是," 真的慢下来后,你感知幸福的能力才会变高。" 这段时间,出去逛个公园,看小朋友玩耍,晒晒太阳,她都会觉得很开心," 但当之前正常工作生活的时候,我不会在意周围生活的变化。"

小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普通人的快乐很简单,现在,她们可以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接受自己能把事情搞砸,就算搞砸了,天也不会塌下来。" 以前太主观地把工作或生活中的某些事赋予它目标,赋予它意义。其实很多时候生活没有那么多意义的,有一些意义是你刻意给它加上去的。" 春迟说。

但这些体验很难和别人说通。看到和曾经的自己状态很像的人,她没有办法告诉他们该如何放松下来——那不是言语可以说明的。在像癌症这样巨大的人生突变降临前,言语是苍白的。

" 当你发现自己没有后路的时候,才觉得,你走的每一条路都可以走通。" 小余说。她只是希望,健康的年轻人不要太晚意识到这点。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