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长虹美菱  惠而浦  汽油价格最新调整  汽油价格最新调  7怎么样 

T+2变T+1,港交所拟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到底是什么回事

   2025-07-19 00:07  发布时间: 4小时前   271
核心提示: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33年后,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有望迎来“T+1”时代。7月16日,港交所刊发了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旨在引导市场就此展开讨论,并与业界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结算周期达成共识。结算周期是股票现货市场交易的重要基础,作为香港现货市场制度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33年后,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有望迎来“T+1”时代。



7月16日,港交所刊发了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旨在引导市场就此展开讨论,并与业界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结算周期达成共识。



结算周期是股票现货市场交易的重要基础,作为香港现货市场制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结算周期指证券交易执行到其结算(证券和款项交收)之间的时间(通常以营业日为单位)。



据了解,港股现货市场虽施行T+0交易制度,但自1992年以来,在结算周期上一直沿用T+2。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若能调整为T+1,将极大缩短投资者的结算周期,对于提高市场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等方面都将带来积极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近年来,全球市场结算均有向更短周期演变的趋势。



港交所介绍,目前实行T+1结算的市场包括中国内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预计至2027年时还将包括欧洲经济区、英国和瑞士。



“按交易价值计,届时,全球股票88%的交易将采用T+1或T+0/T+1结算周期。”香港交易所预计。



今年初,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便曾对外表示,港交所将在今年年底前做好T+1结算周期的技术准备,但也需要市场做好准备。



“在实际操作层面,市场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T+1结算周期。结算周期的缩短意味着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从而可能有助于提高流动性。”陈翊庭认为,作为一个国际市场,港交所需要与全球其他市场的发展保持同步。



过去十年,香港现货市场迎来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现货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70%;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402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246%。仅2025年上半年,每日平均便有347万宗联交所买卖经中央结算系统处理,为2014年全年的两倍多。



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将交易结算周期由T+2调整为T+1的优势明显。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王海平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缩短结算周期可减少交易日到结算日之间的市场波动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信用风险)。“T+1意味着资金和证券更快交割,降低因价格波动导致的潜在损失。”



在王海平看来,尤其是对难以借入的证券(如中小企业股票)T+1后,买卖价差缩小、交易量增加,流动性显著改善。



“T+1缩短了资金占用时间,投资者可更快将资金重新投入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对散户和杠杆投资者而言,T+1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增加投资灵活性;对机构而言,资本利用效率提高,减少流动性管理压力。”王海平认为,“同时,对于跨市场衍生品套利交易来说,港股T+1同样可以大大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降低极端行情下的风险水平。”



“目前,全球各主要交易所都在不断改善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和投资者,港交所在推行T+1后,也将进一步向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结算周期靠拢,有助提高全球资本流动的效率和连贯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港股T+1结算周期,市场各方影响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券商、银行等各类交易结算基础服务商而言,最大的挑战便在于营运时间缩短所带来的营运模式的改变。



业内普遍认为,T+1结算制度将对券商的流程标准化、系统自动化与资金流动性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华南一券商托管部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提到,港股T+1之下,券商的托管清算业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届时升级改造后台支持系统必不可少,毕竟留给券商进行交易撮合、资金划拨的时间变短了。”



一位中资券商香港子公司的IT部门产品经理向界面新闻记者提到,“券商每日工作量实际并没有增加,但时效要求的确是变高了。”



“整体对我们的影响有限,无非是升级下系统,没时差也不影响工作量,T+1的情况下,客户还会很开心钱货都可以比之前早一天取走。”该产品经理进一步感慨,“相比之下,去年美股改T+1才是把结算部门给累坏了。毕竟有时差,现在每天早上都是盯着凌晨五点收盘开始做交收。”



该中资券商受访人士也提到,即便如此,港股结算周期改T+1仍然面临多重挑战。“A股诞生时间较晚,电子化程度高;同时,A股和美股都是单一币种结算,而港股为人民币、美元、港币三种结算汇率,相比之下复杂性便提高了不少。”



据港交所介绍,目前外汇市场上的「货币兑」大部分均采用T+2的做法。如缩短结算周期,投资者在结算日当天持有的资金如果不是结算货币,则有机会不能结算;而按市场惯例,部分国际投资者可能会透过单纯外汇买卖、外汇展期或外汇衍生产品去取得所需货币,但都涉及相关的交易成本。



“业界需要探索如何妥善管理其履行结算责任所涉及的外汇需要,并确保其使用的中介机构可以作出配合。”港交所认为。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由于目前透过港股通买卖的港股是按T+2结算周期进行结算,若港股市场转为T+1结算周期,买卖港股的港股通投资者也会受到影响。



2014年,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不断拓展和优化,与开通时相比,北向沪深股通成交额增长逾29倍,南向港股通成交额增长逾110倍。



Wind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超过7300亿港元,已达2024年全年的90%,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港交所同时披露,在香港市场2025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量当中,南向资金占比已高达23%。



在港交所看来,T+1调整之下,透过港股通在香港市场进行买卖的内地投资者也将从中受益,因为T+1制度下,他们也可在交易后一个营业日结算,更接近内地A股市场做法(资金T+1结算)。



“整体加速结算可以推动香港证券市场交易效率,提升南向资金的交易活跃度”,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若香港决定缩短结算周期,两地监管、交易所等还需进一步探讨,制定更加周密的合作及施行计划,届时券商也需要调整港股通系统以适应上述改变。



“此外,T+1也将推动国内券商及其他机构设计出更多交易策略,例如A+H股的套利策略,日内回转交易,T+0交易等各种策略也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交易模式。最终可进一步丰富投资人的产品选择。”王红英提到。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