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成妇儿:从区域妇到底是什么回事幼到国家一流的进阶密码

   更新时间: 2025-05-01 17:05  发布时间: 3小时前   1

文/蔚枫 图片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提供

“我们一直是成都儿童稳固的摇篮,我们一直是成都女性忠实的保护者,我们一直挺起成都妇幼健康的脊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林永红轻声哼唱的《妇幼健康之歌》,为这场探索国家一流妇幼保健机构“成长之路”的对话铺上温暖的底色。

从 2011 年时年业务产值不足 4 亿元,到 2024 年逼近 20 亿元;从区域性妇幼机构到连续3次获得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妇幼序列 A++最高评级,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创新密码?

战略突围:锚定“一流”,双引擎驱动的转型之路

“2017 年的‘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期评估,就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 林永红回忆,“当时医院虽然在医疗保健领域有所建树,但科研教学的缺失让我们难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只做医疗就永远在‘跟跑’,无法引领行业发展,无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是这份清醒,让医院在“十四五”期间踏上向医教研协同转型的道路。

转型的关键,在于与高校携手。医院依托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构建起 “人才培养 + 科研创新” 双引擎驱动模式,打造出老中青结合、梯度合理的人才梯队,为科研教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医院打出 “对外取经 + 引智纳智” 组合牌,每年选派50名骨干赴海外优秀机构研修,将管理智慧、诊疗规范带回来。这种“学习—引进—融合”的战略,吸引俄罗斯、德国、土耳其等多国专家来院交流合作,学术创新成果也得到国际认可。就这样,医院构建国内国际医疗科研教学互动平台,获得国内各领域专家参与支持,形成专科集群优势。

近年来,医院在科研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在 “十四五” 期间成功获批国家药物 / 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标志着医院科研水平达到新高度,更为新药、新器械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平台,推动医院从临床实践向科研创新深度融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12345”体系,是医教研协同的转型路线图。一是国内一流目标,二是妇产科学、儿科学两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是智慧化成都市妇幼健康一体化平台、细胞与分子诊疗平台及精准诊断平台,四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五是专病、专项、专家、专科、专业的“五专”范式。这套体系如同精密齿轮,驱动医院连续3次获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妇幼序列 A++评级,妇产科、儿科跻身全国学科排名百强。

全域守护:从“单体强”到“体系强”的责任担当

走进医院儿童手术区,仿佛踏入童话世界:患儿乘坐“奔驰”“坦克”造型推车进入手术室,术后收获闯关成功奖状。这种将医疗场景游戏化的设计,使儿童术前焦虑率大大下降。“医疗不仅要治病,更要传递生命文化。”医院创新推出“舒适化病房”,用卡通壁画、互动投影营造治愈环境,更通过小医生体验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认知。

面对当前疾病谱的变化,“十四五”期间,医院开辟多个“新赛道”:儿童实体瘤诊疗中心即将投用,能提供手术、放疗、免疫治疗“一站式服务”;新生儿外科开展体重不足 1 公斤早产儿的救治,存活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妇科肿瘤团队探索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让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机会孕育新生命。

优质服务和资源也辐射到全市乃至全省。“自 2016 年起,我们牵头构建‘1+4+N’的成都妇幼健康联盟与医联体模式,联动东西南北4个区域的基层妇幼机构,带动全域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林永红介绍,“曾经的二级妇幼机构如今纷纷升级为三甲,全市妇幼机构三级覆盖率显著提高。如今,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延伸到四川21个市州。”

公共卫生领域更是织起一张智慧大网。“医院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信息平台,将通过妇产科、儿科两大质量控制中心,将行业标准精准落实到每个诊疗环节,确保全市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一把尺子量到底’。”立标准,也勤演练,医院每月组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团队,深入成都各个区(市)县开展实地演练。通过模拟产后出血急救、高危妊娠处理等场景,不断强化基层医疗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让全市妇幼健康防线始终保持 “临战状态”。而信息赋能更是为公共卫生工作装上 “智慧大脑”,通过大数据预测,不仅能精准预测年度新生儿数量(误差控制在 5% 以内),还能提前预判高危疾病风险,面对复杂病例也能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医院将推动生育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重要使命,从提升生育力保护、优化生育服务体验、普及科学生育观念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促进生育率提升。林永红说,“我们要让每个生命都有选择的权利。”

管理革新:一院多区“精致化”发展,做永远的“进化者”

“十四五”期间,医院在一院多区的发展上践行“差异化定位” 战略。实业街分部秉持 “精致精巧 高质高效” 理念,聚焦产科服务升级,拓展孕产妇口腔保健、体重管理、营养指导等全周期服务,门诊一站式流程让孕产妇少跑路。谋划建设的“好孕桥”不仅连通楼宇,更寄托着对新生家庭的美好祝福;太升南路分部追求 “精致精美 全面全能”,打造儿童健康全维度服务链;东城根分部则以“精致精专,协作协同” 为方向,则成为中医妇幼、日间手术及 GCP 仪器病房的创新试验田。

数字化转型方面,医院同样展现出前瞻性眼光。“成都掌上妇幼”用户从160万增至近500万,其中不乏辽宁、新疆等地患者。医院要做的不只是线上挂号,而是打造预防—诊疗—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家。今年医院将上线门诊AI辅助系统,实现病历自动生成、诊断实时纠偏,让科技真正赋能医疗质量。

“如果给医院‘十四五’成绩打分,我打 80 分。” 林永红的评分让人意外,“剩下 20 分是留给未来的突破空间,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原创技术的突破、创新能力建设的提升。”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科创综合楼年底将竣工,将专设儿童肿瘤治疗中心,集成手术、化疗、放疗等全链条服务,还有 100 张研究性床位和基因检测实验室,未来将成为原创技术的孵化器。而 等人工智能的引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医院将重点推进门诊诊疗 AI 应用,预计今年将取得阶段性成果。

医院战略实施节奏上,形成了 “五年一周期,五年五阶段” 的科学规划体系:第一年 “强基”,夯实学科、人才、管理基础;第二年 “赋能”,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激发创新活力;第三年 “攻坚”,集中突破行业难点;第四年 “增效”,提升运营与服务效率;第五年 “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跃升。这一节奏将延续至 “十五五”规划中,推动医院从 “青春期” 迈向 “成熟期”。“从‘建一流’到‘固一流’,从‘抓学科’到‘强学科’,我们永远在升华。”

扎根蓉城热土,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以硬核医技与人文温度为双引擎,驱动妇幼健康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治病救人,更要成为城市发展的智慧贡献者;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当下的健康,更是城市的未来。”林永红说。

(推广)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