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长虹美菱  惠而浦  汽油价格最新调整  汽油价格最新调  7怎么样 

财说| 苹果iPhone Air全面拥抱eSIM,东信和平迎来新机遇?具体怎么回事

   2025-09-13 21:09  发布时间: 4小时前   307
核心提示:在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正式发布迄今最薄的 Air,并且宣布全面支持eSIM技术,不再预留物理SIM卡槽。 Air之前,国内尚未开展手机端的独立eSIM应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板电脑等仍系主要支持eSIM的终端,而在 Air开启支持eSIM后,是否预示着以手机为首的未来新一轮eSIM需求正式开启?界

在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正式发布迄今最薄的 Air,并且宣布全面支持eSIM技术,不再预留物理SIM卡槽。 Air之前,国内尚未开展手机端的独立eSIM应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板电脑等仍系主要支持eSIM的终端,而在 Air开启支持eSIM后,是否预示着以手机为首的未来新一轮eSIM需求正式开启?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重大变革迅速在A股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多家eSIM概念板块内企业在发布会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出现大幅提升,其中就包括国内智能卡龙头企业东信和平(.SZ)。在经过8月的一轮eSIM市场资金提前预热后,东信和平当前市值已翻了2倍之多,那么eSIM业务究竟进展如何?



行业催化并非直接订单



从业务实质来看,东信和平的eSIM业务确实取得一定进展。




数据来源:中报、界面新闻研究部



东信和平已经构建了四个系统软件平台:号卡管理平台、eSIM远程订阅管理平台、可信数字身份安全管控平台和数字化资产管理平台。公司表示,“持续强化以eSIM可信安全硬件为核心的技术基础,深化软件平台、行业应用与智能终端的融合赋能战略。”此外,东信和平于上个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以eSIM为代表的数字身份安全产品应用于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数字身份安全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东信和平并未在官方途径表示公司的eSIM产品运用于手机领域。对于eSIM产品是否应用于手机领域的疑惑,界面新闻记者致电了东信和平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eSIM相关产品可以运用于手机领域。”



然而对于东信和平能否在此次 Air采用双eSIM设计里直接获益,答案存疑。虽然此次苹果 Air采用双eSIM设计将推动国内eSIM普及加速,但是对于东信和平而言行业催化短期内无法直接转成订单形式落地。



为何这么说?




数据来源:中报、界面新闻研究部



界面新闻记者从半年报业绩分类中发现,当前的东信和平eSIM产品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智能卡产品,而是以eSIM远程订阅管理平台的形式存在。东信和平证券事务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当前eSIM产品属于数字安全及平台业务类别,并非属于智能卡类别。”言下之意,目前东信和平并没有直接参与手机eSIM卡的业务中去,聚焦的是eSIM管理平台而非芯片或终端,更不用提手机的eSIM卡相关业务。这意味着即便苹果 Air 推动 eSIM 普及,东信和平也难以直接受益于这一消费电子市场增量的爆发。



通信行业投资人王颖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苹果eSIM机型的推出确实会加速国内eSIM生态建设,但东信和平当前的 eSIM 业务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和工业领域,与消费电子终端的关联性较弱,短期受益更多是概念层面的情绪带动。"



此外,东信和平上半年数字安全及平台业务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95%,占总营收比重达27.05%。虽然并未披露eSIM产品具体在数字安全及平台业务中的业绩占比,但从上述信息可以综合判断眼下eSIM产品对东信和平总体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当前市场给予的估值预期已超出业绩反馈。




数据来源:苹果官网、界面新闻研究部



界面新闻记者从苹果官网了解到,苹果此次特意标注了目前 Air在中国仅支持中国联通(.SH)的eSIM业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eSIM卡的业务增长将依赖于国内运营商项目,而非苹果或者企业方面的订单。若 Air销量超预期,或将倒逼中国移动、电信加速跟进。



针对东信和平与中国联通是否有合作,上述证券事务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与中国联通存在接触,是否与运营商有具体合作会以公开信息的形式展现,您可届时查询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



毫无疑问,手机eSIM卡将会是未来的一个全新增量领域,而东信和平作为在eSIM业务领域布局已久的企业未来有望在这一方向有所突破,只不过短期内获得订单上的转化可能比较困难。



传统业务承压,智能卡收入降16%



抛开对于eSIM卡方向的未来预期,东信和平当下面临着传统业务收缩风险。



智能卡行业 2025 数据分析报告显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迭代和二维码支付的普及,传统 SIM 卡需求连续三年下滑,国内SIM卡单价同比下降 15%,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这也是东信和平近几年正在面对的问题。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全球智能卡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卡市场销售额达188.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仅3.5%,而东信和平最新的半年报数据也应证了这一数字。全球SIM卡市场以年均8-10%速度萎缩,东信和平智能卡收入连续3季度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24%至6.40亿元。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占总营收比重71.47%的公司智能卡业务收入4.57亿元,同比下滑15.88%,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原因。



东信和平解释称,国内智能卡市场已进入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承压风险上升。同时,客户对公司产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也带来了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与此形成对比的是,eSIM业务所在的数字安全及平台业务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 2.95%,虽增速温和,但已成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东信和平的挑战在于,传统业务下滑速度可能快于新业务增长速度。公司数字安全业务增速仅有2.95%,难以弥补智能卡业务15.88%的下滑。而且公司海外市场大幅下滑38.83%,表明国际化战略可能遇到了障碍。” 一位要求匿名的证券公司消费电子分析师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长期来看,技术替代风险是悬在东信和平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二维码支付的普及正在削弱传统SIM卡的需求基础,而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也对公司核心业务构成挑战。虽然东信和平已推出量子安全SIM卡、区块链SIM卡、5G超级SIM卡等创新产品,但这些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行业专家李霄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智能卡行业正处于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从物理卡片向嵌入式安全元件、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的转型是必然趋势。如果不能跟上技术迭代速度,即使是行业龙头也可能被颠覆。"



除了传统业务承压外,东信和平财务健康问题同样值得注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76万元,同比下滑46.14%,显示盈利能力质量有所下降。应收账款增长明显,从年初的1.23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增幅达46.67%。此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明显延长,表明公司回款速度放缓,可能面临客户付款能力下降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信用条件放宽。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