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风易俗这个事情大家很关心,确实与每个人都相关。这些年,我们各个地方也有很好的探索。比如,这两天网上比较火的广东佛山顺德一对新人结婚,请客不收礼,红包过来叠一下就还给客人。"
10 月 16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文明乡风建设,中央精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胡凯红 " 点赞 " 了广东佛山的一对新人。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这对新人婚宴上不收礼金的视频走红网络。
面对亲友递来的红包,新人轻轻一折便予以归还,口中说着 " 心意收到 "。许多广东网友留言说,此风俗在省内多地很常见," 红包过一下手、折个角,就是把祝福收下 "。
2019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7 年就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作出部署。
农业农村部等 8 个部门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各省份也都结合实际发布了实施方案,形成了县级负主责、镇村党组织抓落实、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移风易俗让乡村的红白喜事更加文明、节俭,群众心理和经济负担也大幅减轻,在移风易俗中转变了观念,得到了实惠。
" 这几年我到农村调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我都去了,真切感受到乡风的变化、家风的传承、民风的淳朴,很多朋友说,现在农村,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胡凯红说。
他表示,这些年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问题,老百姓意见很大,反映也比较强烈。
在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方面,各个地方都有很多探索。胡凯红举例说,在广东,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方面," 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 "。还有一些地方,有好事就种树,比如结婚种个树作纪念。这些都是乡风的生动体现。
今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将在在陕西省延安市举办,这也是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第一次举办。大会将开展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展现这些年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
" 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问题,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到底怎么办,怎么解决?我们讲要‘破’,希望通过大会共同探讨,研究出一些管用的解决之道。" 胡凯红说。
他表示,要继续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舆论监督等举措,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手段,倡导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理念,推动形成更多新风正气,有效解决各类违背公序良俗的突出问题。
要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和乡村的治理结合起来,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好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 " 一约四会 " 的作用。
胡凯红强调,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风俗各异,要在移风易俗方面要倡导科学精神,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
" 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简单化,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的因素。这是我们当前文明乡风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 胡凯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