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沙漠点绿成金——“沙漠银耳”循环产业,综合效益倍增头条热点

   2025-10-19 02:10  发布时间: 3小时前   290
核心提示:  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一项融合慈善初心与科技智慧的创新治沙工程正结出丰硕成果。由香港著名慈善家原树华先生创立的阿拉善盟源辉林牧公司,在服务设计专家辛向阳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沙生绿、以绿促产、以产哺沙”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该项目通过绿

  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一项融合慈善初心与科技智慧的创新治沙工程正结出丰硕成果。由香港著名慈善家原树华先生创立的阿拉善盟源辉林牧公司,在服务设计专家辛向阳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成功探索出一条“以沙生绿、以绿促产、以产哺沙”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该项目通过绿色设计方法,将固沙植物花棒的废枝条“变废为宝”,作为培养基培育出高品质的“沙漠银耳”,不仅实现了治沙效益的大幅提升,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价值,标志着我国荒漠化防治事业进入了一个生态与经济协同驱动的新阶段。

  突破性创新:从“治沙负担”到“绿色黄金”

  传统的治沙项目往往面临持续投入大、经济效益回报周期长的挑战。源辉林牧公司的核心突破在于,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项目技术总顾问辛向阳教授介绍,团队采用了前沿的绿色设计方法,对治沙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链条优化。他们重点关注了广泛用于固沙的花棒灌木。在生长过程中,花棒会产生大量废枝条,以往这些材料大多被废弃。如今,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将这些废枝条加工成富含营养的银耳培养基基料,用于培育价值极高的沙漠银耳。

  “这一过程实现了完美的生态循环,”辛向阳教授指出,“我们不仅没有向沙漠索取任何资源,反而将治沙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培育高附加值产品的‘营养源’。‘沙漠银耳’因其生长环境纯净、无污染,品质上乘,已成为高端食材市场的新宠。”

  效益卓著:治沙与产业实现“双核驱动”

  该项目的成功,直接体现在两个惊人的效益倍增上:

  1. 综合效益提前5倍: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治沙模式,通过“花棒废枝-银耳培养基-产品销售”这一绿色产业链,项目实现了短期经济回报与长期生态效益的结合,整体综合效益(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提升并提前了约5倍,极大地增强了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性。

  2. 综合治沙效益提升3倍:由于银耳产业带来了稳定收入,这些资金被反哺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维护与扩展。公司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种植技术系统升级、新品种引进和林地精细化管理,使得单位面积的固沙效果、生物多样性恢复及碳汇能力等综合治沙效益提升了3倍,形成了“治理-产出-再投资-更好治理”的良性闭环。

  慈善引领,科技赋能:缔造可持续发展典范

  阿拉善盟源辉林牧公司的创始人原树华先生表示:“我的初衷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更是要探索一种能够让生态保护事业自身‘活’起来、持续下去的模式。我们很高兴找到了这条道路。科技的赋能让我们看到了沙漠中蕴藏的巨大绿色潜力。这项成就属于每一位坚守在沙漠中的科研人员和治沙工人。”

  这一模式的成功,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它证明,通过慈善资本的先导投入、科学技术的核心驱动以及市场机制的巧妙嫁接,曾经的“不毛之地”完全可以转变为生机盎然的“绿色沃土”和“财富源泉”。

  随着“沙漠银耳”产业的稳步扩张和治沙成果的不断巩固,源辉林牧公司的创新实践正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