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长虹美菱  惠而浦  汽油价格最新调整  汽油价格最新调  7怎么样 

长白山护林人内容具体是什么

   2025-10-21 13:10  发布时间: 2小时前   267
核心提示:深秋,长白山落了雪,细碎的雪末在空中扬洒,又寂静的落在森林里。即使气温很低,李忠磊依然要完成每天的森林巡护工作,过去20多年一直如此。长白山区域迎来降雪。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摄长白山保护区建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

深秋,长白山落了雪,细碎的雪末在空中扬洒,又寂静的落在森林里。即使气温很低,李忠磊依然要完成每天的森林巡护工作,过去20多年一直如此。

长白山区域迎来降雪。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摄

长白山保护区建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有野生动物1610种,野生植物1669种,菌物794种。

长白山地处欧亚大陆东端,濒临太平洋强烈褶皱带,受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复杂生物区系的影响,形成了世界罕见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随着海拔的增加,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4个植被垂直分布带,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寒带甚至极地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类型。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尹航表示,长白山保护区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之一,拥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是维护东北亚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屏障。

长白山“谷底森林”景区。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摄

“2003年10月份,也就这个季节,我来到单位报到。”站在长白山“谷底森林”景区的栈道上,李忠磊陷入回忆,周围是成片的原始森林,“风倒木”毫无章法地躺在地上。采访当天天气预报提示有降雪,他穿了厚实的外套,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脸上晒痕很明显。

李忠磊的单位是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隶属于长白山管委会。去年他从护林一线被调到机关工作,分管自然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虽然到森林巡逻的时间没有之前频繁,但打心眼里,他觉得自己是属于森林的。“到森林里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就感觉特别亲切,你知道吧。”

长白山保护区总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一共设有11个保护工作站,每个保护工作站都有自己的管辖区域,“你可能是看不到我们,但实际上在每一片森林的深处都会有普通的巡护员在大山里面巡护。”李忠磊说。

提到护林员的工作,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职业甚至在大众心里有些神秘。李忠磊介绍,护林员的工作主要便是巡护,“森林就像我们的菜地,怕别人到我家菜地采菜、偷菜,所以我们每天就得到菜园里面去转一转。我们的工作是贯穿全年的,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不同的工作任务。”

“冬天会开展反盗猎、反盗伐的工作,保护区有很多野生动物,也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很早以前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在冬季盗伐保护区内的各种树木,现在基本上也都杜绝了。”李忠磊描述,到了春夏会开展保护林蛙的工作,“东北的林蛙很有名,它们在春夏时节会生长在保护区里的河流里,有人会用电击和渔网对林蛙进行捕捞,保护区内严格禁止对所有生物进行非法掠取和盗采盗挖,所以保护林蛙也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

秋季也非常忙碌,每年这个时候保护区里都会有一场红松种源的“保卫战”。李忠磊介绍,为了保护红松种源不被盗采,护林员们几乎每天都在巡护的路上。“这里有特别多的红松,我们叫纯林或者叫母树林,如果不保护的话,有人就会进入保护区随意盗采。去年我们处理了非法盗采红松种源的案件32起,涉案人员有61个人,在红松林生长区域非法驱离398人,共没收红松种源松子是200多斤,松塔是900多斤,将近1000多斤。”

护林员的工作很辛苦,因为他们需要用脚步一点点丈量,途经一棵又一棵树,头顶的天空也是一寸一寸掠过的,“有时候一个月几乎天天都要进山,山里没有路,全靠自己走,每天路程不低于15公里。”李忠磊说。

夜里在山里留宿过吗?李忠磊回答,“当然,几乎每个在这里工作过的很少没在山里面睡过,基本都在山里睡过,几天都稀松平常,一天的都是最少的。”

会冷吗?“特别冷,最早没有睡袋的时候就一人穿个大衣,然后找个有树根的地方往那一躺,经常有时候,睡到半夜下雪了,然后我们就把帽子一扣,一蜷,然后一捂,就一宿。因为在山里面没有条件,再一个工作性质就是那样的,没有办法。”李忠磊坦言,“现在有睡袋,也有帐篷,巡护的时候要背睡袋、背帐篷,还得背物资。有时候还得背装备,比如说Gps、对讲机,差不多要30斤。”

干护林员久了,李忠磊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累不累啊”“烦不烦啊”?“我认为不仅是我,就是所有从事我们这项工作的,可能干了10年、20年,或者更长30年,大家都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现在国家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而我们从事这个工作就是在保护长白山,只有把长白山保护好,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么好的风景,看到这么好的生态,这里也有我们护林员的付出和功劳。”

公开资料显示,1988年11月9日,吉林省人大七届六次常委会通过了《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使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法律上的依据。2005年,吉林省委为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成立了长白山管委会,目前为正厅级单位,享有与市(州)政府相同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的职权。

澎湃新闻从当地了解到,长白山保护区建立初期曾面临保护区人员薄弱、周边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外围管理混乱等问题,此后地方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一线保护人员已从建区伊始的不足300人壮大到目前的600余人。建区65年来,保护区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和自然保护工作,已实现连续6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截至10月17日,长白山景区今年已接待游客33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57%。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