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管与分析师表示,全球芯片制造商争相生产人工智能(AI)芯片,导致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及服务器的 “非热门” 芯片供应趋紧,部分客户出现恐慌性采购,此类芯片价格也随之飙升。
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这一意外连锁反应,为三星电子等存储芯片制造商提供了亟需的发展动力。此前,三星在高端 AI 芯片供应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而此次热潮也推动其股价回升。
高管们指出,这类普通半导体的供应已极度紧张,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有望进入部分分析师所称的 “超级周期”—— 设备制造商正疯狂囤积存储芯片。
“过去一两个月里,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全球半导体分销商 总裁托比・冈纳曼(Tobey )表示,“局势的发展确实显得迅猛且激烈。”
“目前市场上的抢购潮已然出现,且后续还会愈演愈烈。此外,像以往多次短缺时期一样,现在还出现了双倍甚至三倍下单(即超额订购)的情况。”
产能转移引发供应短缺
2022 年 11 月 发布后,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 AI 数据中心建设浪潮。此后,存储芯片制造商开始将更多产能调配给高带宽存储(HBM)芯片 —— 这类芯片用于制造英伟达()的高性能 AI 芯片组。
与此同时,长鑫存储(CXMT)等中国竞争对手推出低端芯片,带来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这也促使占据全球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市场约 70% 份额的韩国三星()与 SK 海力士(SK Hynix)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
“当前市场上有大量资金在流动,不断推高需求,” 研究机构 副总裁丹・哈奇森(Dan )表示(其办公地点位于美国圣何塞)。他所指的是近期围绕芯片与数据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技术交易热潮。
( )数据显示,母公司 、(.com)、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以及 等主要科技企业,今年预计将在 AI 基础设施上投入 4000 亿美元。
分析师称,在此热潮之下,传统数据中心与个人计算机正进入更新周期,手机销量也好于预期 —— 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非 HBM 存储芯片的供应紧张局面,并推高其价格。
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已开始升级或更换 2017-2018 年上一轮热潮期间采购的服务器。
“六八个月前,他们还手握大量 DDR5 服务器内存(供过于求)。但现在,DDR5 服务器模组的平均售价正飙升至极高水平。显然,这对()、海力士(Hynix)和三星来说是个好消息,” 冈纳曼在谈及这类主流服务器芯片时表示。
同样, 向路透社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类应用中使用的 DRAM 芯片现货价格,9 月同比上涨近两倍 —— 而今年 4 月该涨幅仅为微弱的 4%。
本季度 DRAM 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降至 8 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10 周和 2023 年初的 31 周。
KB 证券(KB )研究主管杰夫・金(Jeff Kim)预计,若当前价格上涨趋势持续,明年非 HBM 存储芯片的盈利能力将超过 HBM 芯片。他估算,今年 7-9 月,三星普通 DRAM 芯片的营业利润率约为 40%,HBM 芯片则为 60%。
美光()上月也预测,2026 年 HBM 与非 HBM 存储芯片业务均将实现可观的利润率。
价格飙升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芯片价格飙升给消费电子与服务器制造商带来了利润率压力。目前这些企业已面临多重成本上涨问题:美国关税提高、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引发供应链中断。
“近期 DRAM 短缺问题如此严重,我们对此愈发担忧,” 台湾工业计算机供应商研华科技()嵌入式事业群总裁张米勒( Chang)表示。
部分企业正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英国个人计算机制造商树莓派( Pi)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涨价,称存储芯片成本较一年前上涨了约 120%。
“如今我们已到了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地步,” 树莓派首席执行官埃本・厄普顿(Eben Upton)表示。
对 “超级周期” 的谨慎态度
非 HBM 芯片盈利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今年存储芯片制造商的股价上涨:三星股价涨幅超 80%,SK 海力士与美光股价分别飙升 170% 和 140%。受 DDR4 芯片短缺影响,台湾存储芯片制造商及存储模组企业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也大幅上涨。
不过,投资者正警惕人工智能泡沫出现的迹象。
哈奇森认为,“超级周期” 这一说法言过其实。他表示,当前行业正经历的是典型的短缺周期,通常会持续一到两年; 预测,2027 年芯片行业将出现下行趋势。
鉴于在非 HBM 芯片领域的较高业务占比,三星有望从当前热潮中显著受益。但对于三星能否快速缩小在 HBM 芯片领域与 SK 海力士、在代工半导体制造领域与(TSMC)之间的巨大差距,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市场对三星的态度已从极度悲观转向极度乐观。最终情况如何,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首尔投资机构 Petra 的管理合伙人、三星股东艾伯特・雍( Yon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