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空安全运营水平令人印象深刻,行业增长也极为迅速。尤其是中国国内航空市场以1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扩张,在规模和体量上仅次于美国,并有望超越。中国航司在发展规模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过去25年中国航司市场份额从2.5%提升至11.4%。”
近日,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 Walsh)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由厦门航空承办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5年世界航空安全与运营大会(WSOC)日前在厦门举办。作为国际航协在航空安全与运行领域的最高规格年度盛会,本次大会首次落地中国。
近年来,中国民航始终致力于积极为全球民航安全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在大会开幕会上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民航在强化安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加快行业复苏、增强行业韧性、改进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加速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厦门航空董事长赵东在大会期间也介绍,厦航深耕行业四十余载,保持着连续38年盈利的稳健发展态势,在安全领域成效显著,还曾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预防方案与全球共享,为航空安全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谈及商飞,沃尔什在采访中提到,国际航协与商飞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商飞也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虽然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已经在业界站稳脚跟,同时也在航空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供应链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扰动,但商飞也在积极增强自身的制造能力,同样国际航协也在寻找其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韧性。
航空供应链挑战如何缓解?
当前全球民航安全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此次大会期间,民航局副局长韩钧指出,航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待提高,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运行环境更为复杂,自动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为行业运行质效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衍生风险,供应链有序保障可能因为地缘政治被人为阻断。
“随着地缘冲突加剧及监管日趋碎片化,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愈发复杂。”国际航协全球安全总监马克·赛尔在致辞中指出,空域关闭、无人机侵入等问题,扰乱了全球连通性,也削弱了行业信心,甚至威胁飞行安全。国际航协北亚区副总裁解兴权则强调,北亚区的安全与运行表现令人鼓舞,但必须认识到,新兴风险依然存在。通过《安全领导力宪章》、空域优化、频谱管理,以及航班正常率的持续提升,北亚区正在为全球航空安全与运行治理树立标杆。国际航协呼吁和期待北亚区尤其是中国民航积极参与国际航空治理,积极倡导和分享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共同推动世界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在谈及供应链中断对行业的影响时,沃尔什坦言,疫情后航空供应链恢复的速度低于预期,仍需数年时间。据国际航协与奥纬咨询合作发布研究报告《重振商业飞机供应链》显示,全球航空业因供应链中断造成的生产速度缓慢预计将导致2025年航空业成本增加超过110亿美元,主要包括额外燃油成本、额外维护成本以及引擎租赁等成本增加。当前的航空制造业经济模式、地缘政治不稳定、原材料短缺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等因素共同构成了问题的根源。
对于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沃尔什表示,民航行业仍在积极寻找替代方案并保持合作。虽然亚洲与北美作为历史上货运航空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航线需求略有下降,降幅为2%。但其他航线和其他区域的货运需求依旧有上升的趋势,增幅为13.3%。航空货运今年保持健康增长态势,截至今年8月的需求增长了3.3%。
沃尔什指出,现在面临着飞机、引擎和零部件超常规的等待时间以及不可预测的交付时间表。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的办法,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局面。例如,开放售后市场、增强供应链可见性、扩大修理和零部件能力等等。
沃尔什进一步表示,要实施这些举措,商业航空制造业参与各方需要采取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制定供应链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战略合作方法。行业面临的复杂挑战需要协作,以更好地满足飞机生产和维护需求的目标。
多项航空安全挑战如何破局?
马克·赛尔表示,要确保航空安全,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严格遵循全球标准,并更智能地使用数据。只要行业与政府在这些关键领域携手合作,就能够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更高效的体系,应对好当前风险和未来的挑战。
沃尔什介绍,IATA正利用实时数据监测与共享机制应对湍流风险。“我们的系统能够实时收集飞行数据,对湍流情况进行分析并共享,帮助航司提前采取措施。”
“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协作伙伴,它代表着巨大的契机。”沃尔什在采访时表示,AI正在重塑航空业的运行方式与服务体系。他介绍,航空业拥有海量运营与安全数据,AI的应用让数据的分析和共享更高效。在客户服务方面,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航空公司理解客户需求,更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国际航协将继续推动AI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以助力运营的稳定性。
“投资AI,就是投资更美好的航空未来。AI不仅是工具,更是合作伙伴。”厦门航空总经理谢兵向记者介绍,厦航通过提出“三T的AI战略”即(人才)、(技术)、(转化),构建了智能化的发展路径。谢兵指出,厦航在各业务系统中推进数字化转型,聚集跨部门人才;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要求员工掌握并运用前沿技术提升效率;同时,厦航早在十多年前就推动自主创新,自研的“天枢飞行计划系统”已在行业广泛应用,显著提高运行效率。
随着生态改善、鸟类数量上升,鸟击已成为民航的重要安全风险。另有国内航司管理层向记者指出,10月迁徙季鸟群活跃,风险尤为突出。民航局已将鸟击列为重要风险,出台多项专项行动,防群鸟、防大鸟、防夜鸟,推动航空公司与机场协同防控。防控关键在于“掌握鸟情、精准应对”,通过收集机场周边鸟情,指导机组在不同飞行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在鸟击后加强对发动机、机翼等关键部位的检查来排除风险。尽管风险上升,但在各方努力下,鸟击风险仍总体可控。
锂电池自燃等事故也是民航安全的关注重点。
今年6月底,中国民航局对充电宝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不过,当时民航局方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于境外人士如果持有上述范围的充电宝,且乘坐航班的始发地、目的地均在境内,则应遵守此次要求,如果持有的不是上述范围的充电宝如境外生产、销售的产品,或乘坐涉及境外的航班,则不属于通知规定适用的范围。”
国际航协方面指出,正通过宣传视频等形式提高旅客安全意识。沃尔什强调,“公众认知的提升,是减少安全事件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