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市值管理成国企“必答题”
截至10月22日,1458家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较去年年底增长13.32%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日发布的《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
去年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市值管理指引》),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相关文件旨在强化上市公司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提升投资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还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目前,A股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四分之一,总市值占比接近五成,2024年分红总额占比超过六成。强化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不仅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工作,也是地方政府激发经济活力、提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一环。
央地联动稳定消费信心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此后,多地在出台的相关提振消费文件中提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4月份,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质量,稳步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加强对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强化正向激励。5月份发布的《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要求,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善市值管理制度。
在市场人士看来,强化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其价值重估,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进而提振消费信心。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2日,A股国有上市公司共1458家,占全市场的26.81%;总市值合计47.98万亿元,占比45.43%。
国有上市公司一直是A股的分红“主力军”,据统计,2024年分红金额合计1.5万亿元,占全市场的六成以上。
“国有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进而稳定居民账面财富以及消费信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上市公司盈利、分红稳健,治理规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这类公司。
国有上市公司市值回升
根据《市值管理指引》,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底,沪深两市共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的公司中,国有上市公司占比较高。
“长期以来部分央企存在资产估值偏低等结构性问题。”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值管理指引》与《若干意见》的相继出台,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执行的核心单元,被赋予稳定资本市场、引导投资预期的双重职责。在此背景下,公司需将市值管理与企业改革、产业布局及资本运作协同推进,估值提升计划成为落实监管要求、回应市场关切的重要抓手。
在政策引导下,国有上市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方式,推动提高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2日,今年以来国有上市公司披露1087单并购重组,同比增长8.6%;国有上市公司宣布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5135.46亿元,占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金额的比例为77.25%。
今年以来,A股总市值整体提升,国有上市公司市值亦明显改善。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2日,1458家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47.98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13.32%。其中,破净公司176家,较去年年底减少46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上市公司发布的市值管理制度传递了积极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程凤朝表示,从市场层面看,国企整体估值确实在修复,总市值比去年年底提升了13%,破净公司减少。从企业行为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将市值管理制度化,公司分红更积极、信息更透明。下一步建议把市值管理和ROE提升、现金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联系起来。
市值管理要内外兼修
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过程中要始终以提升公司质量为核心支撑,注重“市值”与“价值”的关系,不能将市值管理异化为短期炒作。
陈雳表示,上市公司需要严守合规底线,聚焦提升公司基本面,健康的市值应源于可持续的价值增长。此外,公司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值管理常态化机制,将价值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经营。
程凤朝表示,市值管理绝不是“做市值”“控股价”,而是“做企业”“管预期”,正确的市值管理要内外兼修。对内,要聚焦主业、精益经营、降本增效,把资源投到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公司治理上要规范透明,不能让市场“看不懂”;创新上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和产品优势。对外,要学会沟通,让市场了解公司价值。投资者关系管理不是做宣传,而是要讲清楚企业的战略逻辑、盈利模式、现金分配和未来规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