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创投资研究
2025年10月,半导体分销商股价一月暴涨220%,市值将近600亿元。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早期投资者基石资本成为最大赢家之一。据报道,基石资本在2019年斥资约11亿元入主香农芯创,如今凭借公司股价大幅增长,其在这笔投资上的浮盈已接近132亿元。
这家前身为洗衣机配件商的“跨界者”,凭借SK海力士、AMD等芯片巨头的代理权,在存储芯片涨价潮中赚得盆满钵满。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转型布局:联合SK海力士成立海普存储,自主研发企业级SSD,试图撕掉“中间商”标签。
然而财报显示,其97%收入仍依赖分销业务,自主制造占比不足2%。这场“分销商逆袭”的资本狂欢,究竟是半导体国产化的真实突破,还是泡沫堆积的投机盛宴?
香农芯创的崛起:
存储芯片涨价与半导体转型
2025年10月24日,香农芯创股价表现强劲,大涨20%,收报127.57元/股,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市值攀升至591.6亿元。
自9月5日以来,其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20.29%。
香农芯创此次股价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核心因素:一是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潮,二是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持续追捧。
近期,多家知名存储芯片厂商,包括闪迪()和美光科技,相继宣布上调存储产品价格,涨幅从10%到30%不等。
此外,三星也通知大客户,预计第四季度DRAM类、/5X协议价格将上涨15%-30%以上。
市场普遍认为,在人工智能(AI)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存储芯片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这为香农芯创带来了显著的行业利好。
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分销商,香农芯创在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分销,先后取得了SK海力士、主控芯片品牌MTK的代理权以及AMD的经销商资质。
其客户群体广泛,包括阿里巴巴、中霸公司、华勤通讯等互联网云服务商和国内大型OMD企业。
除了受益于市场环境,香农芯创自身的战略转型也功不可没。公司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中间商”,积极向上游研发和制造延伸。
2023年,香农芯创与大普微电子、SK海力士共同发起设立了深圳市海普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企业级SSD(固态硬盘)的研发。根据香农芯创的半年报,其自主品牌“海普存储”已成功完成企业级DDR4、DDR5、Gen4 eSSD的研发和试产,这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布局初见成效。
从业绩表现来看,香农芯创在2025年半年度实现了营业收入171.23亿元,同比增长119.35%;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0.95%。
然而,扣非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减少28.76%。这表明公司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收入结构上,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依然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期实现收入166.14亿元,占总收入的97.03%。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的收入仅为3.31亿元,占总收入的1.93%,显示出转型仍处于早期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地区为香农芯创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2025年上半年境外地区收入达144.22亿元,占总收入的84.22%,境内地区收入为26.83亿元,占总收入的15.67%。
这反映出公司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同时也可能面临一定的国际市场风险。
基石资本的“点石成金”:
香农芯创的收购与转型之路
香农芯创的股价飙升,让早在六年前入主公司的基石资本获得了丰厚回报。
基石资本创始人张维的战略操盘,使得香农芯创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半导体行业的“脱胎换骨”。
香农芯创的前身是聚隆科技,一家主营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传统制造企业。
2019年,基石资本旗下的领泰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以14元/股的价格,从聚隆科技原控股股东手中受让了公司26.43%的股权,耗资约7.4亿元。
随后,基石资本又发起部分要约收购,以同样的价格收购了13%的股权,耗资约3.64亿元。
这意味着,基石资本合计出资约11.04亿元,获得了香农芯创39.43%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张维也因此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收购完成后,张维主导了香农芯创向半导体领域的全面转型。
2021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香农芯创”,以彰显其新的战略方向。此次转型中的关键一步是,香农芯创在2021年斥资16亿元收购了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联合创泰100%的股权。
通过此次收购,香农芯创成功获得了SK海力士和MTK的分销权,这为其半导体分销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收购完成后,半导体分销业务迅速成为香农芯创的业绩支柱,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营收增长。
基石资本不仅通过股权增值获得了巨额浮盈,还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实现了部分收益套现。
据香农芯创公告,基石资本此前已数次转让股权。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4年12月,领汇基石和弘唯基石华盈私募投资基金以27.32元/股的价格向刘青科转让了香农芯创5%的股权,总金额达到6.2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数次股权转让,基石资本累计套现约23亿元。
目前,基石资本旗下的领泰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香农芯创20.41%的股权,其最新持股市值高达120.67亿元。
综合浮盈和已套现金额,基石资本对香农芯创的这笔投资收益已接近132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转型方面的卓越能力。
基石资本的投资版图:
从半导体到高端制造
基石资本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创始人张维深厚的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投资布局。
张维于1968年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大学毕业后曾从事律师工作,并在90年代中期南下深圳,于2001年创立了基石资本。
据其官方网站介绍,基石资本累计资产管理规模约850亿元,涵盖天使、VC、PE、并购、定向增发等多种投资类型,投资阶段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其投资孵化出了众多知名上市公司,包括、、商汤科技、、、六和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投资版图。
在半导体领域,基石资本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和积极布局。
早在2017年,基石资本就出资3亿元参与了韦尔股份(现名)对豪威科技的收购。豪威科技当时是全球前三大CMOS图像处理传感器龙头之一,与索尼、三星齐名。
收购完成后,韦尔股份的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这笔投资为基石资本带来了超高的投资收益。
2021年,基石资本再次出手,出资12亿元参与投资长鑫存储母公司睿力集成。
长鑫存储作为国内重要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其估值在2024年3月已接近1400亿元,并于今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备案,预示着基石资本有望再次获得丰厚回报。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荣耀IPO进程中,基石资本也于2024年第四季度作为新投资者参与了荣耀的股改,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科技领域的投资深度。
基石资本的投资眼光不仅限于半导体巨头,也关注新兴科技企业。
今年6月,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74.44%,公司最新市值达到1231亿元。
据影石创新招股书披露,2019年,领誉基石以2667.27万元受让了公司162.02万元注册资本。
发行上市后,领誉基石持有公司2.40%的股权,这部分股权的最新市值高达29.54亿元,意味着基石资本在这笔投资中获得了超过100倍的回报,再次印证了其精准的投资判断力。
然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难免有失手之时。
2021年,抛出了一份51亿元的定增计划,定增价格为10.17元/股。基石资本旗下的乌鲁木齐凤凰基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及其管理的马鞍山煊远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凤凰基石同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别获配1.49亿股和7443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15亿元和7.57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马鞍山煊远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未减持,仍持有中联重科1.49亿股股份,若按9月22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为11.5亿元,存在浮亏。
凤凰基石同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在2024年三季度退出了中联重科。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中联重科的股价最高为7.34元/股,远低于基石资本的入股成本10.17元/股,由此推算,基石资本在此笔投资中或浮亏约30%。
这表明,即使是头部投资机构,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也面临挑战。
从基石资本的整体投资偏好来看,其在高端制造领域展现出持续的兴趣和布局。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基石资本有望在半导体、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进行更多投资,继续发挥其资本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