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地铁在部分站点设置了新一代多功能售票机,出售纸质二维码单程票,引发关注。有网友反馈,新售票机界面美观,但在选择线路与站点时,密集的红色站点标识对老年人和手指较粗的乘客不够友好,还有部分网友注意到纸质车票不再回收。
上海地铁自2023年6月1日起就在人民广场站率先试点新一代多功能售票机,出售“纸质二维码单程票”,目前正陆续在全网部分车站进行试点。
2025年10月27日,上海地铁东方体育中心站4号口附近,试点上线的3台“多功能售票机”。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摄
10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东方体育中心站探访发现,新机器使用起来更智能,操作过程顺畅,提供的纸质车票需要扫码通行,无需插入闸机。略有不足的是,新售票机线路图排版密集,字体较小,缩放功能可以提升清晰度,但界面上缺少该功能的提示。
记者采访获悉,新一代售票机保留现金与二维码支付功能,兼顾各类乘客的支付习惯。“纸质二维码单程票”类似于手机二维码,可在全网络所有车站的闸机(不含磁浮线)上“照进照出”使用,其计费规则与传统单程票一致。
记者体验:新机操作更智能,但字体偏小查看站点吃力
东方体育中心站是上海地铁6号线、8号线和11号线的三线换乘站,同时也是上海地铁“多功能售票机”和“纸质二维码单程票”的试点车站之一。
10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在东方体育中心站4号口附近,看到了试点上线的3台“多功能售票机”。记者尝试购票,首页显示了上海地铁线路图,但字号偏小,查看站点名称稍显吃力。在工作人员提示下,记者尝试了放大线路图的功能,页面显示确实更清晰,但屏幕上并未提供关于缩放功能的操作提示。购票时可选择线路或票价,页面会显示全程预估时间和具体换乘信息。
多功能售票机上,上海地铁线路图字体较小。
记者体验发现,新一代售票机最大变化在于出票形式:它不再吐出传统的IC卡,而是提供一张纸质二维码票,需要扫码进出站,而不是插入闸机处。这张票手感略厚于普通A4纸,表面光滑。此外,操作流程更智能,纸质票上还显示票价、发售时间、站点等内容。
纸质单程票
采访期间,记者观察到三名乘客接连使用该售票机,其中两名乘客购票过程比较顺畅。乘客王女士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使用新的售票机,使用感受不错,“(购票过程)很快,纸质票也比原来的单程票好。”还有一位老年乘客购票时操作很流畅,但在支付时卡了壳,屏幕显示出付款二维码,他拿着手机扫了两次却没反应,经过工作人员提醒,他方才明白,原来需要他“扫机器”,而不是让“机器扫他”。
上海地铁:纸质票全网闸机通用,可降低损耗率
上海地铁东方体育中心站车站站长崔俊杰介绍,车站此次在1号口和4号口分别设置3台新自动售票机。由于原6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自动售票机已达大修改造年限,旧设备常出现屏幕卡顿、纸币识别缓慢等问题,新一代售票机在外观和性能上均有提升,外观设计醒目,屏幕响应和现金识别与收取上都更为顺畅。同时,更新的售票机保留现金与二维码支付功能,兼顾各类乘客的支付习惯。东方体育中心站自8月1日试运行新自动售票机以来,日均发售纸质单程票约65张。
针对部分网友关心的新版车票不回收情况,上海地铁回应称,传统塑质芯片卡需要反复回收、清洗,并存在自然损耗;相比之下,无需回收的纸质票证恰恰减少了这一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运营环节,从全生命周期看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
上海地铁有关负责人表示,“纸质二维码单程票”类似于手机二维码,可在全网络所有车站的闸机(不含磁浮线)上“照进照出”使用,无需专用通道。其计费规则与传统单程票一致:按起讫点票价售票,当日有效,仅限单次使用,且不支持出站换乘。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单程票出站时需插入闸机回收,而纸质二维码票出站后不回收,乘客可自行留作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