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8日讯(编辑 杨斌)去年的债券牛市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随着今年债市利率低位波动加剧,银行的投资收益有何变化?
从已披露三季报的6家上市银行来看,股份制大行的投资收益增长率自去年年报、今年中报到三季报的下滑趋势较为明显,而城农商行的下滑趋势相对不明显,部分银行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还能有20%甚至30%的同比增长率。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银行通过集中卖出兑现账面浮盈,使得上半年、乃至三季度投资收益依然可观。不过,随着老券浮盈逐渐兑现完毕,后续投资收益的可持续性将面临挑战。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增长率已转负,下降近10%。
图: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银行投资收益
(资料来源:数据,财联社整理)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 9.8%,原因在于,一方面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1-9月净息差1.79%,较去年同期下降 14 个基点;另一方面,即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事实上,由于去年债市行情较好,10年国债收益率全年下行了约90BP,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的投资收益普遍大幅增长。而今年以来债市利率探至低位后波动加剧,一季度和三季度都发生过剧烈调整,以债市投资为主的银行自营投资业绩下滑在所难免。
不过,从已公布的城商行的业绩来看,今年投资收益下滑的趋势并不明显。、、截至今年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均有2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南京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长率自去年年报以来逆势上升。
南京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金融市场板块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精准研判市场走势、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深化业务模式转型、夯实风险防控管理,为公司整体业绩的稳进并举注入了动力。自营业务策略动态调整效果持续增强,资产端精耕细作、稳健运营,通过调优结构、抢抓波段、逢高配置等策略,有效把握市场机会增厚收益。
业界人士表示,“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业务格局依然存在。大行更聚焦信贷主业,但在净息差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投资收益依然对中小银行的营收有明显支撑作用。
不过,面对处于低位且波动加剧的债市收益率,仅存的投资收益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上述业界人士进一步指出,去年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为银行积累了丰厚浮盈,部分银行通过集中卖出兑现账面浮盈,使得上半年、乃至三季度投资收益依然可观。不过,随着老券浮盈逐渐兑现完毕,后续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适配的稳健资产仍相对有限,收益可持续性面临挑战,银行自营投资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将不断被考验。
固收首席姜珮珊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受债市波动与盈利压力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银行兑现浮盈力度明显增大。以OCI账户投资收益的环比变化可代表浮盈兑现情况,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OCI账户兑现浮盈程度为18.33%,环比增加6.18pct,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的浮盈兑现程度环比均上升,农商行兑现浮盈的程度最大,股份行兑现程度较小。
对于后续的投资交易业务,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一方面加强多产品、跨市场资产配置,适时调整头寸结构,保持稳健投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交易策略精细化、交易执行敏捷化优势,积极运用丰富的交易策略,捕捉结构性交易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