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长虹美菱  惠而浦  汽油价格最新调整  汽油价格最新调  7怎么样 

万亿平安最新业绩“爆了”到底是什么回事

   2025-10-28 22:10  发布时间: 4小时前   333
核心提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天,发布了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增长15.2%。归母净利润方面,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天,发布了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增长15.2%。归母净利润方面,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大幅增长45.4%。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平安归母净资产为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仍增长6.2%,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的韧性、稳健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的分红能力。前三季度,集团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对于一家万亿级的大型公司而言,中国平安前三季度核心业绩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单季度业绩增长超45%,这样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中国平安能在前三季度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与其高质量发展成效息息相关。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46.2%;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同时,公司保险资金投资业绩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经营持续发力,多渠道建设成效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经营业绩稳定增长,业务品质持续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中国平安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释放出多个重要信号:公司基本面进一步改善,随着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持续增长,其业绩增长的动力有强支撑;从长期能力看,中国平安的总资产、净资产、业务价值及投资表现稳步提升,其分红回报有望长期稳定、持续向上,值得期待;从投资价值来看,中国平安基本面+估值的“戴维斯双击”时刻即将到来,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将平安的H股目标价上调至70港元,并维持“增持”评级,股价有望进一步修复。高盛则唱好中资股两年升30%,A+H进入长期慢牛。

  平安的价值坚守

  A股上证指数时隔10年,盘中再度站上4000点大关,A股十年光阴,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度改革与发展的十年。回顾十年前,即2014-2015年牛市期间,中国平安的保险业务已颇具龙头风范,但其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与今日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十年间,平安持续推进 “金融+生态”战略,其业绩增长轨迹清晰而坚定。其具体表现在:

  ——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的跃升。从2015年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平安的总资产从不足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逾13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1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归母净资产也已逼近1万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数百亿元量级稳步攀升至千亿元级别,即使在近年宏观经济承压、市场波动加大的环境下,其盈利韧性依然显著。

  ——业务战略的延续性印证。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三季报将继续展现其核心业务的稳健性——保险负债端受益于“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优化,新业务价值增速有望保持向好态势;投资端虽面临市场波动,但其秉持长期投资、匹配负债的指导思想,庞大的资产规模与多元化配置的战略定力,使其投资收益在险企中一直维持稳定且领先的地位。

  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平安险资投资业绩大幅提升,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

  ——穿越周期的投资回报。近10年以来,虽然A股涌现过不少牛股、妖股,但多是昙花一现,牛短熊长一度是大盘与个股的真实写照。但作为体量庞大的重要成分股,中国平安在过去10年实现了130%的涨幅(以前复权计)。

  更值得关注的是,十年间,中国平安通过持续高比例分红,为股东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现金回报,其股息率在蓝筹股中长期具备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平安自2011年起持续分红,累计分红次数达38次,累计分红金额近4000亿元。

  平安诠释价值投资标杆

  在上证指数重返4000点之际,投资者难免追问:哪些公司能成为下一轮周期的压舱石?对此,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平安兼具的诸多价值投资特质,一定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的优质标的。

  研究一家公司,新手看业绩,高手看战略。对中国平安而言,其近十年来的战略进化路径和业务落地情况,是实至名归的优等生。

  近十年,中国平安的战略布局始终领先于行业周期,其发展脉络可概括为三大阶段。

  在2017年前的综合金融深化期,中国平安率先构建了“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通过交叉销售降低成本、提升客户黏性,奠定了其利润稳定增长的基石。

  此后,中国平安提出将科技提升至核心战略位置。不仅通过科技赋能主業,大幅提升了保险、银行等业务的运营效率与风控能力,更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2022年至今,随着疫情的逐渐结束,中国平安改革再度驶入“深水区”。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与“健康中国”战略,中国平安前瞻性地提出打造“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整合平安好医生、方正集团等资源,构建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将其庞大的金融客户基础转化为医疗健康服务的潜在用户,创造了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从盈利模式与核心竞争力来看,其综合金融模式带来的协同效应和成本优势是短期内难以被超越的护城河。保险资金的长期性、稳定性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需求高度契合,为长期价值增长提供了想象空间。

  从核心团队和公司治理来看,以马明哲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展现了非凡的战略前瞻性,其职业经理人团队无论是管理经验还是执行力均具备国际顶尖水准。同时,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对股东回报高度重视,连续多年的现金分红就是明证。

  从估值吸引力与安全边际来看,历经前期调整,目前中国平安的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与其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行业龙头地位形成反差。在4000点关口,这类低估值、高分红、具备长期增长逻辑的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从战略定力来看,中国平安的改革发展路径始终顺应国家战略方向,其重点布局的养老、健康产业,完全契合中国社会老龄化背景下“银发经济”与全民健康管理的长期趋势,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

  十年,上证指数完成了一个轮回,也开启了对价值投资者的全新考验。十年,中国平安用持续增长的业绩、不断进化的战略和坚定的股东回报,诠释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不在于追逐短期的市场波动,而在于持有那些能够持续创造内在价值的优秀企业。当市场在4000点之上寻找新的方向时,中国平安的业绩报及其背后的十年发展史,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面审视价值与成长、周期与穿越的镜子。

  在未来的征途中,中国平安能否凭借其“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独特生态,继续担当价值投资的典范,市场将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过去十年的坚守与创新,已为它在新的市场高度上,赢得了足够的尊重与期待。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