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这样一则校招启事。
一家三甲医院的护理岗位工资是每月 0K 至 1K。
写错了吗?
好像不是,因为这家三甲医院招的医生也是一两千。
可我们知道,三甲医院竞争压力大,一般是招 985/211 大学的本科,甚至要硕士。
而且,这不是实习工资,而是给正式员工的薪水。
所以,当把很高的学历要求和极低的薪酬放一块,这事就很突兀。
去年,另一家医院的校招更夸张。
内外科医师的薪资全是 0K 至 0K,但那次护理学招得到人可是有 5 千至 1 万的月薪,这是正常薪酬。
所以写 0K 是为什么,摆明了不想招人,还是用 0K 来让你面议,还是就是想让你无偿工作呢?
(之前还有县医院用 0K 来招硕士)
在答案还没出来之前,网友开始吐槽了。
他们觉得招聘单位眼里,医护人员是最纯正的牛马,很廉价,可以不当人看。
也是最近,一张宣示王者时代落幕的图片也很火。里面是一个教授讲解行业发展趋势,他无奈地指出:
土木死于 2019,
临床死于 2025。
其实可能早提前了。
去年郑大校招,某三甲医院聘临床硕士,月薪不足 2000。
也就是在去年,抖音网友会愤怒追问,学临床的是不是改行当食堂阿姨更好呢?
人家工作时间 4 小时,双休,十三薪,躺平就该选这样的神仙岗位;而自己都是临床硕士了,怎么薪资还是三五千。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牛马各有各的不幸。
就像拿了五千薪水的人,理解不了五百薪水的同行的艰难:
就像家里也理解不了,啃老怎么还会比去当医护有性价比呢;
这还只是说正式职工,假如医学生去实习,那还要付费打工。所以一个梗叫:学医真是误闯天家了。
意思是有钱人才学医,普通人别这么做。
02
最近几年,这种离谱校招告示挺多的。
哈尔滨某图书馆招博士,给 3000,看着不高不低。但吊诡的是图书馆管理员偏偏不爱招图书馆专业的。
背后的原因就是文科专业被市场冷落了,区别在于你离最低工资的距离有多远。
去年,甘肃一家文旅公司招聘文员、会计等岗位,结果开出的薪资就等价于当地最低工资。
去年,某地一家实体企业招工程师,要求本科,但是月薪是 2000 至 2499。
网络爆火后,他们发现了问题,说这是转正前的工资,转正后 7000 以上,我家没那么差。
但问题不是没了。
这里,硕士如果来当人事专员,还比其他类似岗位的本科生工资还低,是不是薪资结构有点混乱呢?
也就是那场招聘会上,另一家企业里博士比专科的工资低好几千,同样也不知道怎么设置的。
虽说这家企业的工资看着不低,但是把双休和发定节假日,说成福利待遇有点倒反天罡了。
难道正常的视角是疯狂加班,狠狠内卷吗?
也是在校招上,某公司招聘一名实习 JAVA 软件开发工程师,还要求熟练掌握 Java 语言,熟练使用用 等等,反正要求挺多。
但说了这么多告诉你工资 800 元。
就在这场招聘会上,肯德基服务员的起薪都是 3500 了,难道写代码比不过烤炸鸡了吗?
有的招聘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搞笑了。
某地一高校招硕士,实习和转正同工同酬,结果一看待遇,到手 2200 元。
学历贬值了,不值钱了,贬值的速度还大大超过大学生的承受范围。
这还不是最低的数值。
网友爆料,在大学生就业平台看到,招一名机器人编程操作员,看着很技术活,结果可以低到 600 元。
这好像不是写错了数字。因为 6 之前带着 0,而且这样的数字还可能公司里好几人审核过的。
但这依然不是极限。
去年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一场招聘会上,一个公司招管培生和工程师,结果月薪最高是 8 块。
没有千!
从其他视角看,似乎不是 P 图。
有没有可能是打错字了呢,不知道。
事实上,一家地铁公司也这么招聘过,而且更低。
月薪低至 4 元,专科起步。
这真的不是打错字了吗?
反正擅长大数据的会计学生有福了,你去四大事务所最多名扬乡里,但你去了这里,就能名垂互联网史了。
这时候观念也得转变了。
高等教育不是投资,而是高消费;
就像炒股,未必是投资,也可能是高消费。
03
现在,医院辟谣说,上面 0K 工资不存在,是广告公司核对有误。
可广告公司有话说,是学校告诉他们得这么印刷的;学校也觉得自己冤枉,打电话问了,你们又不说,那他能怎么办。
可以确定的是广告公司没责任,因为小程序上的招聘启事也是写了 0K。
不过后来现场还是改印了明确薪资。
但网友依然可以解读:
" 改后的薪资没有月字,是不是一年 1 万 2,那等同于上面一个月 1 千的工资啊?"
谁知道呢?
至少现在证明不是没办法,不是所谓的为了应付上面安排的任务,而不得已用零薪来劝退人。
其他例子里也是,从来没有被迫招聘一说。
因为你可以不来,或者你可以用常规的薪资来张榜,然后以不合格为由拒绝应聘者不就行了。
非要这么干,只是为了完成那场服从性测试。
让你习惯低工资,说以后有成长空间。
让你知道工资有复杂的计算方式,都是为了你好。
让你习惯到老人老办法、新人想办法,说美好传统不能丢。
然后用各种陈词滥调调动你的情绪,让你以为好戏在后头。
所以很多人看到那些两三千的招聘启事后会猜测,说体制内薪资不只是表面的基本工资,绩效等后续组成部分才是大头,这些实际收入通常不对外透露,医生等行业表现更明显,等等。
反正高学历就该有好工作,而好工作一定会有高工资。
那为什么不在启事里说明白呢?
更犀利的问题是:你相信自己会在 5K 至 5W 的工资里,拿到后者吗?
如果要达成后者,你又要付出什么样的加班代价?
04
跟这些做法不一样的是,南昌大学校招上的主播招聘。
这一岗位工资是 5000-8000 元,才艺类主播可面议,每天 6 小时,时间自选。
公司说不会引导 " 擦边 " 内容,但主播有身材优势,她想要展示的话,是可以的。
看完很多人骂擦边,违背公序良俗。但还是有很多人力挺他们。
因为觉得它的待遇和前景都比其他摊位的要好,又是全场唯一真心想招的,所以它不仅不该被骂,还要被夸成标兵模范。
我去查了查,南昌大学双选会上,一万月薪的岗位挺多的,所以主播的工资远远算不上是高的。
只是现在明牌打的企业少了,凸显了这样操作的宝贵。
这才是问题所在。
大学生们知道天上掉不下馅饼来,知道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所以校招能说人话,尽量说人话吧。
不然他们踏入贵司前,就可能曝光你的奇葩一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