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增强,新发基金市场再度热闹起来。
11月4日,富国基金公告,由范妍管理的富国兴和基金在11月3日“一日售罄”,募集金额超过30亿元的发行上限,将开启比例配售。同日,鹏华基金也公告,基金经理苏俊杰管理的鹏华启航量化选股一日募超30亿元,提前结束募集并开启比例配售。
10月,已经有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中欧价值领航、博道惠泓价值成长等多只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年内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分别达到3600.65亿份、1230.83亿份,相比去年全年增长了43.86%、76.04%。
“日光基”再现的火热行情下,是趁热发行新基金,还是做好现有基金的持营工作?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相比此前的“四季度冲规模”,今年的公募行业正在发生新变化。
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的“双强”局面短时间内很难被后来者超越。截至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总资产规模达到了2.5万亿元,非货规模达到了1.81万亿元,相比二季度分别增长了3687.81亿元、2866.3亿元。
华夏基金管理的公募总资产规模达到了2.25万亿元,非货规模达到了1.52万亿元,相比二季度分别增长了1497.67亿元、1955.89亿元。
第二梯队的管理人队伍中,相比二季度末,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的排名没有变动,但富国基金以1702.87亿元的总增量跻身第五位,其中仅非货规模的增量就达到了1541亿元。
天弘基金三季度的公募资产净值为1.31万亿元,三季度仅增加了208.25亿元,退至第六位。排位紧随其后的前十基金公司还有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
排名第11-30位的“颈部”基金公司,三季度的排名变化较大。其中排名前进的分别有华泰柏瑞基金(第15位),景顺长城基金(第17位),中欧基金(第19位),永赢基金(第22位),大成基金(第26位),华宝基金(第28位),长城基金(第29位)。
与之对应的,在规模普涨的行情下,包括交银施罗德、兴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逆势出现总规模下降。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和一些基金公司今年以来的布局有关。以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为例,它们抓住了被动投资发展的机遇,ETF管理规模持续攀升,如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第三季度总规模达到了1400亿元;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突破2000亿元、科创芯片ETF总规模突破2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恒生科技ETF总规模也突破了400亿元大关。
再以景顺长城基金为例,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在固收+产品领域加大布局,公司旗下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增长超200亿元,景顺长城稳健增益、景顺长城景颐双利、景顺长城景盛双息三只产品第三季度规模也分别增加了超百亿元。
此外,由于债市第三季度持续震荡,一些固收大厂旗下的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受其拖累,非货管理规模环比缩水超百亿元。
目前距离2025年结束已经不足两个月,界面新闻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如何打好最后的“收官之战”,多家公募各有侧重点。
“其实三季度末的公募数据就能说明新变化,不论基金公司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美’,都在告别此前的盲目冲规模,通过持营老产品、整合公司资源、补齐短板,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有基金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现在行业的整体监管导向是告别冲规模,从‘重规模’到‘重回报’转型,这就让基金产品的营销思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今年我们公司有几只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比较好,但基金经理早在10月份就进行了限购,宁可放弃规模。因为在现在这个阶段买入的投资者,后续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回撤风险。”上海某公募营销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在接受采访中,有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暂时不打算发新产品,而是要将重点放在现有基金的持营上,“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投研核心能力的竞争,能否更早发现并投资于代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资产,是在未来的角逐中更胜一筹的关键。”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在交流中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而对于今年火热的被动投资行情,留给公募管理人“弯道超车”的机会也不多了。“现在四家公募的沪深都已经超2000亿了,再加上中证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一条路:选准一个稀缺的产品,抓住时机赶紧养大。”某公募营销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ETF贵在交易系统,目前来看一只ETF规模在300亿元以下都是不赚钱的,属于“赔钱赚吆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