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押注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股价表现差距扩大的交易策略成效显著,分析师表示,这一交易趋势或仍有延续空间。
今年以来,通过 “做多港股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做空美团” 的配对交易,投资者已实现 130% 的回报率。背后原因在于,美团因在餐饮外卖市场份额被阿里巴巴抢占,股价大幅下跌;而阿里巴巴则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股价实现翻倍。
尽管中国政府试图遏制可能引发恶性后果的价格战,但两大平台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且美团受到的冲击更大。分析师评级与卖空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股价今年创下的领先表现或仍将延续。
“我们对美团保持谨慎态度,对阿里巴巴则持相对积极看法,且认为这一配对交易策略具备可持续性,” 大华继显(UOB Kay Hian Ltd.)驻上海分析师潘茱莉(Julia Pan)表示,“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充裕的现金储备,这使其能够持续投入补贴,并灵活调整竞争策略。”
自今年 4 月阿里巴巴加大外卖业务投入以来,餐饮外卖领域的价格战不断升级,近几周甚至显现向其他领域扩散的迹象。阿里巴巴正优化自身 APP,以更好地适配本地实体商户服务,并已在中国大陆三座城市推出到店餐饮优惠券。
“线下到店板块正成为下一个竞争战场,” 瑞穗证券亚洲有限公司( Asia Ltd.)分析师陈威利( Chen)指出,“阿里巴巴目前仅在三座城市试点,考虑到其在餐饮外卖领域的扩张野心,未来向更多城市推广具有合理性。”
为与阿里巴巴、、等企业争夺中国互联网用户流量与消费支出,美团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并计划发行约 30 亿美元债券,为相关举措提供资金支持。
其中一项举措是,为通过其即时零售配送服务销售商品的商户建设仓储设施。大华继显分析师潘茱莉表示,该业务的利润率甚至低于餐饮外卖,且需要巨额投资。
受此影响,预计美团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季度中将录得约 145 亿元人民币(合 20 亿美元)的净亏损。而阿里巴巴预计将展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同期净利润约为 95 亿元人民币,不过较去年同期仍下降 78%。
未来一周左右,两家公司即将发布的季度财报,以及中国 “双十一” 购物节相关促销数据,都可能成为推动其股价波动的关键因素。周五当天,两家公司股价均下跌逾 2%。
目前,美团已成为今年恒生科技指数中表现最差的成分股,跌幅达 33%,且未来或面临更多压力。标普全球(S&P )数据显示,美团的卖空比例已升至自由流通股的 2% 以上,且维持在五年多来的高位附近;而阿里巴巴港股的卖空比例不足 0.2%。
不过,阿里巴巴也并非完全未受冲击。
“阿里巴巴的电商市场份额长期处于下滑状态,且仍需投入巨额资金以遏制这一趋势,” 安本投资( )基金经理吴鑫耀(Xin-Yao Ng)表示。他对阿里巴巴持谨慎态度,认为 “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商业务对利润的拖累将超过云业务的增长贡献”。
尽管如此,卖方机构对阿里巴巴的评级仍一致为 “买入”。综合 47 位分析师的共识目标价来看,阿里巴巴股价未来一年或再涨 23%。而美团目前仅获得 43 个 “买入” 评级,为 2020 年以来最低水平,其目标价较 3 月峰值已下跌逾 40%。
“美团目前在竞争中多处于防守姿态,而阿里巴巴则掌握主动权,” 瑞穗证券的陈威利表示。他指出,美团股价看似估值较低,发债也有助于改善其财务状况,“但不确定性仍处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