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18日,“第三届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隆重召开。会议在数智化技术快速发展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国策倡导下,围绕如何运用数智技术开展健康内容设计,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讨论。本次国际会议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同济大学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由上海心理学会艺术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实验与科技艺委会协办组织。
会议是在2024年6月于上海举办的“智能媒体与健康传播研讨会”、11月于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以及三年来艺术与传媒学院举办的系列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基础上举办的系列国际会议。本次大会旨在探讨数字技术与健康传播的前沿议题,致力于探讨数字与智能时代下,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传播理论范式与数字媒介实践的创新,推动健康传播与数智媒介交互设计、艺术疗愈的多学科协作与融合。大会主席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和美国代顿大学荣休教授、国际健康传播旗舰学刊 《健康传播》( SSCI)创刊主编特蕾莎.汤普森(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兼职教授)共同担任,大会副主席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周彬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静茜担任。
本次会议15日-16日为主论坛,18日为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理论的本土化构建”主题学术工作坊“数字心理健康”( )。大会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代表,以及国内(包含中国台湾、澳门、香港地区)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共同参加。大会主旨演讲围绕“智能媒体设计”及“健康干预”两个关键词,邀请到来自新闻传播学、心理学、艺术学、生物医学、护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国内著名研究者,包括外籍院士、国内外权威学会会长、国内外权威学刊主编,共同探讨多学科协作的数字心理健康研究及实践路径。
会议形式包含:八个主论坛、29场学术报告、主编论坛及四个平行分论坛(共遴选50篇入选论文,30篇受邀到现场交流汇报),共有12本SSCI、SCI、CSSCI、ESCI等索引在内的国内外学刊提供了学术支持。会议发布同期发布了会议主席团队与国际健康传播旗舰学刊 《健康传播》( SSCI)共同策划的专刊“数字心理健康”( )、《疗愈艺术媒介创新实践》案例集,同时举办了增爱基金会资助的《艺术疗愈》课程赋能国家中小学心理教师教学开班仪式。
“第三届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2025)开幕式合影
受益于长三角的数智技术创新政策驱动及氛围营造,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数智时代的媒介内容生产制作、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数智技术在促进人类共同体的健康福祉、开展“健康中国”最后一公里的居家健康管理、心理治疗、行为干预方面,具有较大的潜能。本次研讨会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汇聚来自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对智能媒体设计与健康传播的前沿创见,以继续推动数智技术设计与健康传播的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展示了同济大学学科融合的主张,指明了围绕智能健康干预的多学科协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