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百问》104:在第66讲我们聊过"大宗商品"的概念,还记得吗?今天深化一下理解。大宗商品投资是很容易赚大钱的,因为它代表经济周期,大家必须注意下
大宗商品里面包含了4个大类别:
1,工业金属,比如铜铝锌铁铅等等。
2,贵金属,主要就是黄金白银。
3,农产品,比如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等。
4,能源品,原油煤炭天然气都属于其中。
一般在实际投资中,为了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通常可以从商品中拆分出,黄金、原油、以及有色金属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投资品。
大宗商品一般是以美元计价,在国际市场上,追踪大宗商品的指数叫做【路透CRB指数】。世界上所有的机构,都会依此来判断商品的周期。
因此大宗商品往往也代表了经济的周期,因为里面包含了各种资源品,只要世界经济进入繁荣,需求旺盛,这些资源品也会价格大涨,从而带动商品指数上涨。
大宗商品虽然是以美元计价,但跟中国需求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们国家飞速发展,也主动进行了产业升级,从之前的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高端制造业,全球制造业也在大量向中国转移。
所以中国对原材料需求的增长,也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中,占据了主导力量。2007年就流行过一句话,说中国需要什么,什么就会被买出天价。
从商品CRB指数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暴跌,原因就是全球经济下滑所致。
而2015年商品价格也没起来,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2015年我们爆发的那波牛市,其实根本就是个大水牛。
股市应该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经济没有起来,股市却冲上了天。主要就是因为当时配资大行其道,资金泛滥,把股市推了起来。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内核作为支撑,后来我们也看到了,爬的越高就会摔得越狠,15年的股灾也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
所以这也再次告诉了我们,做投资不是凭感觉,拍脑门决定,而是一定要看到投资内在的本质,那就是周期和业绩的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宗商品往往是经济的滞后指标,他一上涨基本说明经济已经复苏,甚至到了过热通胀阶段。经济过热,通胀高起的结果就是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都会走高,央行为了阻止高通胀,可能也会采取加息措施抑制需求,这对于股市和债市都会形成巨大压力。
所以大宗商品的表现,往往在股市之后,一旦你看到通胀率攀升,市场中煤炭、有色这种强周期品种暴涨过一轮后,就要考虑降低股债比例,侧重保守策略了,此时如果配置了少部分商品仓位,也可以起到对冲组合波动作用。
不过实际中,我们必须还得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这次的商品周期就有些特殊,因为这次我们并没有出现大通胀,所以股债组合依旧稳定,而现在还在涨的商品,也基本是新能源相关概念带动的,实际的商品周期已经要结束了。
影响大宗商品的另一个因素还包括美元,因为开头我们也说了,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所以他们互为对手盘,具有负相关属性。美元贬值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向上,美元走强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起到抑制作用,不过他们之间的负相关性并没有那么强。
大宗商品的最终价格,还是要取决于需求,也就是取决于我们的经济周期,假如经济周期结束,那么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力,一般是会大于美元贬值助推力的。所以如果赶上美元升值预期,再加之经济周期结束,那么大宗商品价格必定是下跌无疑。所以当下,看空大宗商品。
而在2020年后CRB指数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复苏周期,因此我们的股市19年后也走出了两年的牛市行情,这两年的牛市跟15年的大水牛肯定是不一样的,是有内核作为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