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什么样的股票最容易成为牛股什么样的股票能成为龙头股一、什么样的股票最容易成为牛股
我认为能够形成一定垄断的股票可以成为牛股,这样的股票一般有着稳定的盈利点。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的股票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很难通过所谓的技术面的方式来分析一个股票是否能够成为牛股。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精准判断一个股票的短期和长期走向,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的问题来判断股票的好坏,同时也可以把这个指标当成这个股票是否能够成为牛股的依据之一。
一、我认为能够形成一定垄断的股票会成为牛股。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一家公司本身能够形成一定的垄断,这家公司就可以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盈利点。
也正是因为企业的盈利点比较稳定,这会让相关股票的价值进一步放大,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股票可以成为牛股。
二、有稳定盈利点的股票会成为牛股。
除了市场垄断之外,如果一只股票背后的公司有着稳定的盈利点,那么这个股票非常有可能成为牛股。
虽然股票的上涨逻辑非常多,但我认为一家公司的盈利情况会成为这个股票上涨的核心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非常看重一家公司的盈利情况,我认为盈利稳定的公司会更有成长空间。
三、我认为产品单一的股票会成为牛股。
这个想法可能有些拗口,也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
如果一个股票背后的产品比较单一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股票没有什么增长潜力。
然而事实上:如果这个单一的产品能够形成稳定的盈利效益的话,我认为这样的股票反而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股票也会获得市场的长期青睐。
因为这样的产品一般会具有垄断性质,所以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些产品,单一的股票。
二、什么样的股票能成为龙头股
通过分析A股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龙头股,我发现龙头股主要出自三类股票:一是次新股,二是超跌低价股,三是绩优高成长股。
炒作主题有两个:一是概念,二是业绩。
若以炒作主题进行划分,龙头股可以划分为题材概念型龙头股和业绩增长型龙头股两种。
(1)关于次新股中产生的龙头股
股市中有新股、次新股、老股等概念。
所谓新股,一般是指上市时间在半年之内的股票;次新股是指上市时间在半年至两年的股票;而老股是指上市时间在两年以上的股票。
A股有炒新股、次新股的传统,只要开盘价格不是高得离谱,几乎都要被炒作一番。
那些在大熊市中上市的股票,因生不逢时,股价会随着大盘而一路下跌,直至最终跌成了低价股。
这些超跌低价次新股就成为了未来大牛股的温床。
由于这些次新股从没有被炒作过,一旦股市重新走牛,它们是所有新进场资金扫货的第一目标,极易被暴炒。
另外,新股、次新股刚上市不久,基本面还没有什么利空,反而因刚融到钱,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含有连续高送股等很多的炒作题材,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
在次新股产生的龙头股是最多的,大约占历次大行情龙头股总数的70%。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在下一轮牛市来临的时候,就要对于那时的次新股给予最充分的重视。
在次新股产生的龙头股中,主要包含两类股票:一是全新概念型次新股,二是绩优成长型次新股。
所谓全新概念型次新股,是指该类次新股具有不同以往的全新炒作概念。
如,1994年8月至9月的凌桥股份和陆家嘴都属于次新股,它们拥有当时最热门的“新上海概念”;1999年“5.19”行情中的上海贝岭、同方股份也是次新股,都具有全新的网络科技概念。
2006年的洪都航空可算次新股,它具有军工资产整合的新概念。
所谓绩优成长型次新股,是指该类次新股业绩优良,且具有在2~3年以上持续高增长的能力。
如,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当时在熊市时上市的,但因属绩优成长型次新股,却能够逆市上涨。
再如,2005年7月至2006年中期,因有色金属价格暴涨,而使得宝钛股份、驰宏锌锗等次新股具有持续增长的巨大想象空间。
(2)关于超跌低价股中产生的龙头股
所谓超跌低价股,是指股价在熊市中跌去了70%以上,股价在5元以下的股票。
超跌低价股可以是次新股,也可以是老股,其中以老股居多,因为次新股很难跌到5元以下。
超跌低价股中产生的龙头股包括:1994年8月的凌桥股份;在2008年10月的太行水泥和中路股份。
(3)关于绩优高成长股中产生的龙头股
所谓绩优高成长股,是指每股收益在0.5~1元以上,且预计在今后2~3年里能够年均增长50%~100%以上的股票。
这类股票只要开盘价格不离谱,一定是会被大炒的。
绩优高成长股中产生的龙头股包括:1996年的深科技、深发展和四川长虹;2006年的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