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大进展,普京表态称价格已谈妥,将利用蒙古国输气
九月七日,中石油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与俄气公司总裁米勒举行了视频会谈,双方讨论了在天然气方面的广泛合作。在此基础上,两国签订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相关的补充协议。
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气公司在会谈之后也发表了一项公告,称双方就中俄东部管道签订了一项长期天然气销售的合约。该协定包含本币结算为基础的支付模式,也就是使用卢布和人民币来支付天然气交易。
米勒同时指出,新的交易方式是一种互惠、及时、可靠和实用的解决办法。“我认为这会使结算工作变得简单,给其它公司做出一个卓越的示范,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普京在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的全体会议上表示:“这项协议的关键要素已经确定,也与中国伙伴谈妥了价格,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和中国朋友谈判是很困难的,但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他们的国家利益为基础的,这很正确。同时中国也是一个非常稳定和值得信赖的合作对象,其市场也很大。”
这句话背后,可能显示出了中国在此次天然气交易谈判,特别是在定价方面与俄方进行了“激烈”的磋商。但根据普京所言,最终中国应该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现在看来,中国也没有当“冤大头”,大家可以放心,毕竟国家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在最近十年里,普京一直在为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提供支持,现在在中俄东部建立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线,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巨大的天然气需求。
而随着中俄新铺设的天然气管道被列入议程,蒙古政府也在大力推动这项工程,他们很乐意作为俄罗斯输油管线的转运国,因为一年的运输费将会产生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此前外界估计或许有70亿元左右。蒙古也进行了大量的先期工作,其中包括颁发施工许可证,减免外国劳务费用等等。
自从二月份俄乌发生战争后,由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的制裁,俄方就努力与诸如中国这样的非西方国家加强经贸关系。在八月十二日,俄罗斯中央银行还表示,它将会考虑购买一些如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友好”国家的货币,以填补它的国家财富基金。
这个基金是俄罗斯央行的国际性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由俄罗斯财政部门管理经营。俄塔斯社在八月三十一日还报道说,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一次有关财政工作的政府间会谈中表示,必须增加卢布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并逐渐淘汰不友善国家的货币。
此外,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之前还说,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已经开始收紧,俄罗斯所有的银行业都需要以自己的货币来进行交易。他相信,那些关系友好的国家的银行业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可能会遭受次级经济制裁,所以俄罗斯必须从美元和欧元中抽身出来。
这一切,也对人民币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信任度。
而且对于俄罗斯来说,它的天然气向欧洲停供,能源市场也减少了一部分,但中国现在却吸收了不少的输欧资源,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但是对于欧洲来说,这就是一件非常绝望的事情了。原本欧洲各国因为能源短缺,今年冬天没有足够的天然气来取暖,开始他们还觉得,俄罗斯的能源销量不好,可以跟俄罗斯讨价还价,现在中俄达成了天然气贸易,欧洲各国根本无法向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燃气,更别说一部分国家还要坚持“制裁”俄罗斯,可是现如今不知道是谁在被谁制裁,也许欧洲是时候醒悟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