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为何比股民还受伤?】#"跌妈不认”的90后新基民#
按照普遍观点,基金虽然不可能只赢不亏,但一般股票更稳健涨跌更温和。本周股市大跌,基民吐槽的声音却远超股民,显然,新基民这轮在这轮下跌中受到的冲击普遍比新股民更大(注意,这里指的是新股民和基本),为何?
1,时间上,新股民大多数是节前买入的,多少享受到了节前最后两日和节后两日的“红包”,新基民则大多是在节后一两天,也就是几乎大盘最高那两日买入的。
原因很简单,这轮新基民股民基本都是用年终奖入市的,所以可以说是最后一波韭菜。但炒股的一半比较对股市更熟悉,且更希望短线获利,所以动手更早;而选择买基金的则对股市更生疏,所以买之前还有犹犹豫豫,东问西听,同时更侧重于长期投资,所以大多数把钱留到了春节,在节日访亲探友时,去年基金的收获自然成为重要话题,而节日气氛也更让大家情绪偏向积极节后一天的高走,成为压倒他们犹豫谨慎心理的最后一课稻草……
2,技术上,股民虽然也爱追高,但一般不会在上涨时追,而大多数是在高点回落时“抄底”,因此一般是套在山腰或者脖子上;基民买时基本不会看k线,更不会看个股k线。因为他们根本也不知道要买的基金持有什么股,反而越涨越买,所以更容易套在山顶上。
3,结构上,这轮下跌,主要是基金重仓股领跌,其实个股下跌比例不大,上周五天,深沪粮食都是三天个股强于指数(黄线强于白线),一天基本持平((周二),只有一天是个股弱于大盘(周四)。
因为基金主要持有的那些白酒、汽车、新能源、油酱醋出味精等抱团股,而新股民进来时,最起码还会挑三拣四,大多数都会回避这些高估值股票(罪业不甘心之前没买,涨了几倍了再买),而基本买基金,基本不会关注他们之前净值已经涨了多少,甚至还是过去净值上涨越多的基金买的人越多——因为说明基金经理牛啊。至于买新基金更是有种从“零起点”上车的错觉(或者说自我安慰,自欺欺人)——其实新基金买的也是已经涨了两年很多的股票,和老基金没区别。
4,投资理念不同。股民习惯于快进快出,所以见势不妙很多人先出了一部分,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买的是银保地有色基建煤炭钢铁建材等低估值票,所以根本不用出。而基民习惯于长期持有,本来基金就跑输了多数股票,再加上全仓捂盘,账面亏损自然更厉害。
5,预期不同,股民一般都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知道股票有涨有跌,基金则想当然认为基金风险低甚至无风险。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样亏损情况下,自然基民感觉更受伤!
那么:
为何总能先知先觉的基金没有及时卖出抱团股?
即将开始的反弹,基民和股民哪个能更快或更大比例挽回损失?稍后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