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见所得,都很科学#我国在火星上取得最新突破!最近,天问一号火星能量微粒分析器取得了第一项科研成果,对以此为基础的地球火传递轨道上的一次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相关的研究成果已于七月二十六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并被美国天文协会评选为重点工作。
3.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是我国第一台应用于行星轨道和近地轨道辐射环境的仪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所与兰州航天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于2020年7月在天问一号上发射,开始了对火星的探测工作。
4.2020年11月29号,在距离太阳1.39 AU的地火转移轨道上,发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
5.此次事件发生时,天问一号与地球大致处在相同的磁场线上,因此天问一号与邻近地球的太空船可以在几百万公里外观察到相同源区中的太阳高能粒子,从而为研究太阳高能粒子在行星轨道上的运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6.众所周知,一旦进入太空,失去地球磁场的庇护,宇航员和飞船都会受到高能粒子的辐射。
7.与通量恒定的银河系相比,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出现是偶然的、难以预料的。
8.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源于太阳耀斑的爆发和日冕物质的喷发所造成的冲击波加速,其通量比背景宇宙线要高出好几个量级,这不仅会对地球和地球的辐射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载人和深空探索等太空活动造成极大的威胁。
9.根据202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事件发生时,火星能源分析仪与靠近地球的宇宙飞船的质子通量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靠近地球的太空船相连的磁力线与太阳地表的爆发源以及行星际激波并不相连,也就是说,要想抵达天问一号以及靠近地球的宇宙飞船,就必须穿越磁力线。
10.因此,对太阳高能粒子运动的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是目前航天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