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一个观点,说如果你买入一只股票不想持有十年,那么你最好不要买入。这个观点虽然非常精彩,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我们很难找到一只确定十年后还在壮大发展的企业。如果按照他这个标准,可以选择的股票会非常少。
现在的很多行业龙头股,从创业到现在无非二三十年时间。新生的A股市场,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几十年里,企业生生死死,发生过国企破产重组,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也有过不少变化,又有几个人能看到十年后的未来?
银行我们可以肯定十年后还存在,但以国企的特质,银行能保持较高的增长么?如果不能,那么持有十年的收益未必能有多少;白酒,已经算是超级稳定的行业了,但十年后我们确定还存在的无非是一些龙头企业。医疗,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一些龙头企业十年后还能活得很好,但时间推前二十年,我们能知道哪个企业会发展壮大起来?
腾讯在香港上市的时候,就有高管积极套现。如果持有到现在,会是多少倍的收益?作为公司的高管,都看不清公司的未来,一般人,能有几个能看清的?
美股有十年牛市,A股仅在96-2000年出现过五年牛市。以A股的波动起伏剧烈,要持有个股长达10年以上,则至少要经历三次左右50%的股价下跌。如果是稳定增长的行业龙头企业,则下跌后还会再创新高,如果不是,则持有时间越长,反而赔得越多。典型的例子如中石油。
虽然国内出现了持有片仔癀8年的个人股东,但这样的个例永远不会很多。一方面是,持续增长的企业如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具备长期持股心性的个人投资者太少。
不是说巴菲特说得不对,而是普通散户很难做到象巴菲特一样,对企业基本面了如指掌。如果我们对企业不了解,又怎么可能产生长期持股的信心?我现在主张按月线趋势操作,上涨趋势中持股,下跌趋势则离场,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粗浅了解了企业的基本面后,如果它是月线级别上涨趋势,我们持仓,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康美、长生生物这样的爆雷股,那我们自认倒霉。如果拿的是长春生物、五浪汾酒这样的长线大牛,自然收益不菲。为了避免爆雷带来巨大损失,我们一方面可以持股数量多一些;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尽量少运用杠杆。
稳定增长的行业龙头,很少做到持续高增长。只有新生的中小企业,才具备高速扩张增长的动力。巴菲特之所以对这类企业较少光顾,主要还是因为其基金规模庞大,同时,投资风格又较为谨慎保守。我们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不能机械地照搬,要根据我们散户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