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年总结,您的投资收益自己满意吗?〗近七成股票多头私募产品上半年盈利国内某第三方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收盘时,该机构监测到成立早于2021年1月1日的12270只主观股票多头策略私募产品中,共计有8339只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7.96%。
2.相关产品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今年上半年等三个时间段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16%、3.86%和4.02%。
3.其中,第一季度有6357只主观股票多头私募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51.81%;第二季度有8857只主观股票多头私募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72.18%。
4.对于上半年的国内股票私募产品而言,跑赢A股“上半年最强势的股指”,依然是一项“艰巨挑战”。
5.前述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有2558只主动多头股票策略私募产品跑赢了同期创业板指数的涨幅,占比仅达到20.85%。
6.不同百亿级私募机构的收益率表现,也出现了显著分化。
7.其中,收益率排名前三的百亿级私募,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4.08%、22.59%和22.24%;倒数前三的百亿级私募,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别为-3.65%、-3.13%和-2.99%。
8.其中,业绩表现相对较弱(上半年收益率低于1%)的百亿级私募,不乏千合资本、少数派投资、映雪投资等一些成立较早的百亿级私募机构。
9.公募方面,虽然成长是权益投资永恒的主旋律,但目前成长与价值的分化达到了极致。
10.很多年轻的基金经理对未来的成长行情非常乐观,只讲故事,几乎完全不看估值;而在市场上有过被“毒打”经历的老将们大都显得谨慎,谨慎的后果就是错过当前的“成长风口”,董承非、邬传雁、傅友兴、傅鹏博等一众明星大咖收益垫底,甚至今年以来偏谨慎的兴全基金,整个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业绩出彩的基金。
11.短期行情将如何演绎?不得而知。
12.但我仍然相信“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也相信均值回归定律仍然有效。
13.我所能做的就是不赌方向,均衡布局,哪种行情都能沾上边,哪种下跌也都不至于伤筋动骨,所带来的结果必然就是业绩中庸。
14.我也相信如果5年以上年年都能够排在前50%、那么总体业绩必然优秀的说法,坚持长期投资,耐心等待“金基下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