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口银行的债权资产谈东北制造业企业之现状】
其实目前地方银行的不良资产包是比较多的,不过,我们还是想通过一个不良包来谈谈东北的现状(因为这样更直观),所以就借这个营口银行的债权来谈谈这个债权所对应的某个行业的现状……
在案例中,营口银行的这个不良资产包所对应的债权总额合计是6719.02万元(截至2021年6月20日、最终数额需要以法院认定为准),其中本金2995.68万元,利息3723.34万元。另外,这份债权还涉及垫付费用为26.29万元(可见它的整体规模并不大,但是它的利息却超过了本金,这也说明这其中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实际上,这份债权贷款方式为保证担保,保证人为沈阳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沈阳某钛业有限公司、沈阳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之后还有两位自然人在列。其中某保证人为上述债权本金及相应利息在3200万元范围内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之后我们再看看这个债务企业到底是干嘛的?
资料显示,其注册资本为3千万人民币(看好这个数),所属行业是制造业(理论上位于沈阳这个老工业城市、又坐拥几大汽车厂,做基础制造好像应该能过去,这点可以通过其有多个担保人的事实看到端倪)。
而且,它的保证人中,有一个是当地的融资担保公司(是国有独资的,实际上只要有这种属性的公司担保,那么在地方银行拿钱就非常容易,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担保的费用上,而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其实这个在途成本虽然很多地方有差异,但是综合来看,一般都是5~15%,甚至某些地区会超过这个价格,也就是真实到企业端的成本大约在10~30%左右,如果是底线,那么对加工类企业来说还能挺一挺,若是后者,企业倒闭是必然的)。
其第二、第三保证人是当地的某业内企业;除此之外,这份债权还有两位自然人保证人。所以,从技术层面说,这样的债权从追偿角度上看,是有一定可执行性的(这只是在理论上,因为个人可以申请破产,所以债权会直接压给涉事的三个企业,又由于辽宁的特殊性,所以第一家国企属性的担保公司是很难执行的,所以只能是第二、第三来担责,但若是二三在这其中有其它的动作,对于追偿的额度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也是案子最后的价值点)。
但实际上,通过债权额度和本金利息对照表来看,这个企业出现问题已经是很多年了。而这过程中持续地增加利息包袱,最终让这个企业选择了躺平。但从务实的角度上说,这类制造类企业,本身就是重资产,而且非常吃流动性,那么一旦发现趋势与预期相悖,企业主为什么不及时止损,离场呢?
如果说,这个企业在最初发现问题时就离场,以它的财务数字来看,它完全有可能全身而退……
那到底是什么驱使它“执迷不悟”呢?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留给网友们去猜吧……[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