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破产的冲击波正在蔓延
华尔街坚称,硅谷银行爆雷不会带来系统性影响,目前来看,这种想法可能过于乐观。
硅谷银行破产以后,在加州洛杉矶第一共和国银行的一家分行外,恐慌的美国公民排起了取款长队,当地人称40年以来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
而且,这种冲击波不仅限于美国国内,甚至蔓延到了世界其他地方。
英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会把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附属公司列入银行破产程序。英国的初创企业开始担忧,约180家科技企业负责人致函请求政府出手干预,他们称“存款损失有可能破坏英国科技行业并使生态倒退20年,许多企业将不得不在一夜之间陷入非自愿清算。”
不仅如此,硅谷银行在加拿大、丹麦、德国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分行,其倒闭可能会在全球各地剿灭初创企业。
周末在平台上看到很多文章,似乎华人在那家银行里的存款才是最多的,怎么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有公司向政府请愿,寻求保护?
一直到不了那个层次,所以一直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近20年以来,大国最好的独角兽公司全部跑去美国上市?
赚的是国内的钱,给美国的投资者分红,再把赚到的钱存入硅谷银行,然后人家合法破产,一夜之间所有财产归零,闹了半天,自己一直就是个搬砖的人。
本周(3月6日~3月10日),A股的周跌幅为2.95%,个股整体上涨率22%,日均成交额8335亿,较上周减少128亿或1.5%。
非成分和中证1000的上涨率都在20%以上,小幅缩量;沪深300和中证500的上涨率都是13%;上证50的上涨率只有4%,全部50只票,只有2只周线飘红。
一直到本周五A股收盘以前,美元走势都非常强劲,受此影响,港股跌幅比较大,上证50与港股的关联较高,银行、保险、地产等,受其所累,表现得最弱。
从行业板块来看
全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没有一个的上涨率超过五成,一个普跌的盘面。
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等,一起进入榜单前十名,数字中国方向的整体表现略好一些;
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等,也一起进入前十,虽然北向资金全周净卖出106亿,但是对基建方向合计买入33亿;
社会服务,整体上涨率22%,位于榜单第9位,周五收盘以后,文旅部再次公布一份试点恢复第二批旅游业务名单,共有40个国家,是第一批名单的2倍。消息出来以后,多家出行平台搜索热度瞬间提升。比较有意思,此名单仍然不包括日本和韩国。
期指持仓
某信全周减空586手,和大盘正向背离;
除了对IH加空2378手以外,其他三大品种全部大幅减空。周中的时候强调过,美元飙涨、港股大跌,应该回避上证50,但如果反过来,美元走弱,港股大涨,这时候才可以尝试;
主要以加仓买单为主;
其他主要玩家全周减空3935手,和大盘正向背离,且力度比较大;
和前者一样,除了对IH加空410手,其他三大品种全部大幅减空;
主要以加仓买单为主,较好的信号;
机构们因为持有大量净空单,在本周的下跌中能够盈利近30亿,可以对冲部分股票回撤的损失。
一直强调仓控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机构们的净空单量非常多,包含了他们的判断在里面,普通散户没有这样的手段,如果想保护自己,只能依靠仓控,如果一直满仓在里面,调下来以后会非常被动。
机构们之前最高时合计持有7.25万手净空单,本周大盘回调以后,目前合计持有6.4万手,风险有所释放,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个人认为
从本周资金流向来看:北向卖出106亿,上交所ETF赎回70亿,属于空方;融资买入74亿(不含周五)、期指减空4521手,属于多方。大盘跌幅不小,空方的力量已在周内被消化,多方的力量被蓄积下来,这一点力量尚不足以做成大事。
期指持仓,目前合计持有6.4万手净空单,本期合约合计持有2.2万手净空单,下周五是A股的期指交割日,也是美股的四巫日,波动在所难免。如果周初就反弹,下半周可能会再次被空方掌控;如果利用硅谷银行等一系列利空,一直打压到下半周,也许才是较好的机会。具体还要看下一周的数据变化。
A股目前属于“低估值+强政策”的周期,如果因为外部原因把价格打下来,应该是较好的上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