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进每日美股点评##《投资的方法》读书笔记系列(六):投资的六个故事# 【问答: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还有什么新的投资方式?】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5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前二天开始,就借用在互联网游牧民Sai对我的《投资的方法》(去年出版的)一书的读书笔记部分内容,分几天,来回应几个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怎样稳健投资?( )》的最后谈到,如果你在 1801年 有 1 美元,这 1 美元投入到不同的地方会在之后的两百多年内变成多少钱。注意这张图的纵轴——它不是线性而是指数性的,每增加一格高度代表 10 倍的增长。所以从这张图看来,在这两百年间,美元跌了十倍以上,黄金基本没变,债券和真实 GDP 增长了千倍以上,而股票增长了百万倍以上。
这儿接着谈。
平均到每年,这只不过相当于 1.4%的通货膨胀率,3.5%的债券年回报率,3.6%的 GDP年增长率,以及 6.7%的股票增长年利率。
股票价格跑的比 GDP 快,有一种解释是 “GDP 其实是全国所有公司经营表现的体现,而上市公司则是全国所有公司当中相对优秀的一批,他们的经营水平当然会超过全国平均的经营水平。”
如果 200年 的时间足以验证股票的 “价值”,这就意味着你甚至不需要识别哪些债务人是 “成长优秀” 的,只需要简单的平均持有所有的股票(相当于指数基金),长期的 “钱生钱” 效果就足以跑赢债券、黄金和现金,足以跑赢市面上的大部分理财产品。
优秀投资人的目标则是进一步跑赢大盘,也就是通过对大盘里再精挑细选 “上市公司中最优秀的公司” 的股票进行长期持有,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短期来看,大盘也许会在某一年增长 100%,又在之后的一年下跌 70%。如果每一次都能准确出手,低买高卖,这潜在的高收益率实在太让人发疯。问题是在这个市场里,有人低买高卖就一定意味着有人高买低卖,低买高卖的收益直接等同于另一方高买低卖的亏损。据说在
股票交易中赚钱的人只有 10%,这大概意味着短线股票投机有 90%的几率输掉本金。
而长期持有的做法,在理论上绝对不会丢掉本金。从美国这 200年 的数据来看,每次股市下跌后回到下跌之前市值的周期,最长也没有超过 10年。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如果你不幸在一个阶段性高点进入股市,那么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最多等 10年,你借出去的本金还是会回来的,而且还会继续带来回报。
嗯,前提是你在 10年前买入的公司们今天都还活着,没退市。在纳斯达克挂牌的公司大概有三五千,每年退市的大概三四百,每年新上市的大概一两百、两三百,平均下来 10年 也差不多够换一轮了。所以 “长期” 看来的 6.7%股票年收益,也不过是个理论数值吧!如果在一个股市里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无法超过 10年的存活期,那么这个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恐怕也还是会输掉本金。
最后的疑问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迷恋 “钱生钱” 的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崇拜 “快速成长”?GDP 的年增长不能保七保八,就没有别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了吗?
这张图仍然摘录自李录的演讲稿。对于过去两个世纪的飞速发展,乐观的解读是 “我们进入了腾飞的时代、实现人类万年以来梦想的时代”。而悲观的解读则是,“如果人类文明是一场十万年的长跑,那么我们已经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用光了未来九万年的体力”。
GDP 的增长总会慢下来。消费主义对社会的支撑能力有它的限度,这是客观事实。跑不动的时候,也许最好还是休息一下吧!降低欲望,回到最基本的生活,回到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干净的食物的生活,不去透支自己的未来也不去透支子孙的未来,等休息好了又需要跑的时候再继续跑。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吧?
这个《投资的方法》的读书笔记系列分享完了,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