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十数据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在其“真实社交”(Truth )平台上呼吁美国企业停止提交季度财报,改为每半年披露一次财务数据。
他表示,这一调整将节省企业资金,并让管理层专注于长期业务发展。特朗普将美国的季度报告制度与中国所谓的“50至100年企业管理视角”对比,称前者“不利于美国竞争力”。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现行规定,大多数上市公司需提交“10-Q季报”(季度财务报告)和“10-K年报”(年度财务报告)。
特朗普在帖文中强调:“经SEC批准后,企业不应再被迫提交季报……而应改为半年报。这将节省资金,让管理者专注于妥善运营公司。”
他进一步批评称:“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中国对企业管理有50至100年的视野,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这很糟糕!”
SEC的季报制度始于1970年,其前身是1934年《证券交易法》要求的半年报(Form 9-K)。2002年,SEC为提高信息时效性,将年报提交截止时间从90天缩短至60天,季报从45天缩短至35天。
然而,近年来,包括“股神”沃伦·巴菲特( )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商业领袖多次批评季报制度,认为其迫使企业过度关注短期业绩,忽视长期投资。
巴菲特在2016年联合13位商界领袖发布的《公司管理原则》中指出,季度业绩预测可能导致“大量不当行为”。马斯克则因季报压力推动特斯拉私有化,称“上市公司的季度营收目标迫使我们做出短期正确但长期错误的决定”。
特朗普的提议与这些观点不谋而合,被视为对资本市场短期主义的直接回应。他在首个白宫任期内也曾提出将上市公司季度财报制度改为半年报的设想。
若特朗普的提议若落地,美国将与欧盟、英国等市场的披露制度更趋一致。与美国不同,欧盟要求上市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需提交年报和半年报(若有),但未强制要求季报。英国《2006年公司法》同样未强制要求季报,企业仅需提交年报及相关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需提交年报、半年报和季报,其中季报在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披露。特朗普提到的“中国长期视角”更多指向其战略规划周期(通常为5-10年),而非报告频率本身。
尽管特朗普未披露具体成本数据,但行业估计显示,美国上市公司每年为准备10-Q季报平均花费“120万美元”,包括审计、法务和内部管理成本。若改为半年报,企业可节省约30%-50%的合规支出。此外,管理层将摆脱“季度业绩焦虑”,更专注于研发、ESG等长期战略。
然而,批评者担忧此举可能降低信息透明度。SEC前主席玛丽·夏皮罗(Mary )曾指出:“季报是投资者监控企业运营的关键工具,减少披露频率可能加剧信息不对称。”部分机构投资者也表示,半年报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因投资者需在更长周期内消化信息。
特朗普的提议需经SEC批准方可实施。历史上,SEC曾在2002年加速季报提交时间,但从未取消季报制度。目前,SEC尚未对此提议发表评论,但分析人士认为,其决策需平衡企业减负与投资者保护。
政治层面,特朗普的提议可能引发两党分歧。民主党议员此前曾质疑其社交媒体言论涉嫌市场操纵,而共和党则倾向于放松监管。若SEC启动改革,可能需通过公众评议、试点项目等程序,预计至少需1-2年落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