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SZ)发布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新希望表示,猪产业在三季度遇到了猪价快速下跌,不过公司自身的养殖成本也在继续降低。三季度生猪销量403万头,其中仔猪93.6万头,占比23%,肥猪310万头。运营场线出栏肥猪完全成本降至12.9元/公斤。看单月的成绩,9月成本已降至12.7元/公斤,10月份进一步降至12.5元/公斤。西部纵队整体降至12元/公斤,中南纵队整体降至12.3元/公斤,个别优秀的战区如鲁西北、陕西、贵州等降至11.9元/公斤。三季度一些核心生产指标都在持续改善:窝均断奶数达到11.5,断奶成本降至240,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达到26.3,育肥成活率达到96%,也都处于行业较为领先的水平。
从养猪成本的构成来看,主要下降的科目还是落在最大的两个科目,即苗种成本和饲料成本。苗种成本的降低来源于前期断奶成本的持续降低,从2023年平均的350元每头,到2024年平均的290元,再到今年上半年的260元,三季度的断奶成本已经进一步下降到240元,这也会给后续出栏肥猪的成本下降打下基础。饲料成本的改善则直接来源于更偏近期的料肉比、成活率的改善,三季度料肉比降至2.58,较一季度改善0.1以上,按今年的原料价格水平测算,料肉比每改善0.1可降低肥猪成本约2-3毛钱,成活率三季度相比一季度也有1个百分点的提升,也对饲料成本的降低有帮助。
关于生猪产能的调控政策,新希望表示,公司9月中旬参加了最新一轮的企业座谈会,随后在9月下旬上报了相关调控目标,到明年1月底之前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明年的出栏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调减,调减幅度和国家调控政策的整体目标也保持一致。公司近几个月都会在月初、月中向主管部委上报相关监测数据。除了参加全国层面的座谈会,在山东、河北、四川、广西等多个省份也参加了地方层面的座谈会。总体感觉,当前国家对产能调控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在9月底头部企业上报了各自后续降产能目标后,也在很严格地监督后续的落实情况。
关于猪价走势,新希望表示,猪价受多方因素博弈影响,很难精准预测。近期猪价急跌,主要原因包括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达高位,传导至今形成出栏峰值;去年行业防非成效好,母猪与仔猪损失小,生产效率提升,传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兑现;春节后猪价淡季不淡,引发市场对年底猪价的乐观预期,上半年仔猪抢购热情高,二次育肥群体大量入场。因此,当前时段供应集中,市场需消化大量生猪。
新希望认为,此次价格下跌并不可怕,因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市场供应总量是相对恒定的,客观存在的过剩必须通过销售端化解。短期集中抛售虽导致价格快速下降,但能加速产能出清。近期11元左右的价格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很多头部企业的大部分场线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承受这种亏损的企业或养殖主体将被迫抛售,加速市场出清。对于现金流充裕的规模企业,经过几个月的波动,市场集中出清后,长远看更为有利。政策层面,产能调控是2-3年的中长期政策,旨在引导行业走向稳态经营,使努力的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今后也会持续地影响行业,相信调控一定会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