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近期备受关注。
稍早前,云南日报10月10日刊文《漾濞:系统性变革激活治理效能——云南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一线观察》,10月19日刊文《永仁:盘活资源 幸福升级——云南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一线观察》,介绍了两地改革过程和成效。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2025年第11期《云岭先锋》刊文《云南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破”与“立”》介绍了改革的更多细节。
文章介绍,我国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少于10万、东部地区少于15万的县级行政区通常被称为“人口小县”。这些小县机构齐全,普遍面临“小、散、弱”、运行效能不高、财政压力大等现实困境。2024年,全国97个县(市、区、旗)启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名列其中。一年多来,这两县立足县情、瞄准定位,在“破旧”与“立新”的实践中,走出一条“精简”与“赋能”并重的改革新路。
文章举例:漾濞县医疗保障局并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社保、医保三大民生板块从此打通。
“合并不是拼桌子,而是融通血脉。”漾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智深表示,合并后三大板块工作实现政策同步、宣传一体、服务一站化,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提高效率。2025年7月,漾濞县医保征缴任务提前并超额完成,印证了改革成效。“机构改革不能仅看数量减没减,还要看效能提没提。”漾濞县委编办主任左林春指出,该县以“大部门制”为导向,重组职能相近部门,有效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协同不畅等痼疾。
类似变化也发生在永仁县。“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永仁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局长张俊伟谈到与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后的新变化时说,2025年火把节期间的水池清理改造工程,以往靠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单干至少要10天,如今在县委宣传部协调下3天便完成。“现在事合、人合、力合,更是心合。”他笑着说。
《云岭先锋》文章介绍,“大部门制”改革催生了内部管理“大股室制”调整,通过整合业务相近股室,缓解“一人多岗”困境,业务股室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机构改革后,永仁县党政机构由35个精简至25个,内设机构由250个减至198个。漾濞县党政机构由33个精简至25个,内设机构由347个压缩至238个。“机构‘瘦身’,却强健了‘肌体’。”省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说,“机构改革优化了体制架构,使机构设置呈现出扁平化特征,行政运行效能得到系统性提升。”
机构改革不仅去冗余,也释放“真金白银”。
单位合并后,一批办公场所、公务用车等国有资产被腾退,办公经费得到节约。据统计,改革后,永仁县办公用房减少4554平方米,每年节省运转经费约500万元;漾濞县办公用房减少1769平方米,每年节省运转经费274万元。
除了有形的资产,无形的编制资源也在改革中重新分配。通过“减上补下、盘活存量”的编制分配方式,永仁县将18名行政编制精准调剂至11家紧缺单位,30名编制下沉至乡镇;漾濞县为重点部门核增编制18名,乡镇核增编制11名。“编制跟着需求走,力量向着基层沉。”左林春认为,这场改革,真正实现了从“资源固化”到“流动共享”的转型。
《云岭先锋》文章还介绍了机构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成效。
文章介绍,曾经,永仁县的教育成绩因校点分散、资源薄弱,常年在楚雄州垫底。为扭转局面,全县将32所学校整合为26所,推行“集团化办学”,共享师资、课程、设施等资源。同时,县教育局设立财务核算中心与基建中心,统一管账管事,让学校专注教学。力量的聚合,迅速转化为教育质量的跃升。2025年高考,永仁县第一中学创下建校以来最佳成绩——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其中“特控线”上线人数从2024年的45人增至75人,摆脱了长期垫底的局面。
改革延伸至更多领域。永仁县整合成立县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推动康养旅居集聚区建设,吸引投资8.05亿元,集聚康养人口近3万人;漾濞县设立核桃品牌发展中心,构建从生产到品牌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