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从“怕摔跤”到“邀做客”,老人的心愿何以实现|一平方米的改变有多难今日资讯

   2025-11-20 13:11  发布时间: 2小时前   158
核心提示:走进上海杨浦区共青路357弄陈燕芬的家,“清爽”是记者的第一印象。70岁的陈燕芬爱干净,很难想象,今年以前,她常被自家的痰盂困扰——房间里没有抽水马桶,她几乎每次“方便”后都要去公共厕所“倒马桶”,再晚都要去,一天跑好几趟,洗洗刷刷痰盂是常态。小孙女从前到她家,用

走进上海杨浦区共青路357弄陈燕芬的家,“清爽”是记者的第一印象。70岁的陈燕芬爱干净,很难想象,今年以前,她常被自家的痰盂困扰——房间里没有抽水马桶,她几乎每次“方便”后都要去公共厕所“倒马桶”,再晚都要去,一天跑好几趟,洗洗刷刷痰盂是常态。小孙女从前到她家,用不惯痰盂,她看在眼里,心里颇感无奈。

陈燕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住在这里,一直想有个自己的抽水马桶,“大家讨论说排污管道要直通黄浦江,那怎么行?”时间来到2025年,在这一轮由政府主导的无卫生设施改造工程中,陈燕芬的困扰终于解决,经过为期一周的施工,她终于拥有一间干干净净的卫生间,抽水马桶、防滑地板、淋浴设施一应俱全。

陈燕芬家的抽水马桶。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2022年,上海完成了成片旧改历史性任务、解决了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经过两年的攻坚拔点,随着今年6493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9月底,上海“拎马桶”改造任务总体完成。

这件民生实事的达成,需要多方配合协作,“装马桶”远非易事。改造过程中,部分居民起初会因为房间太小、没看到最后改造成果心里没底等原因有顾虑,还有的点位是文物保护建筑,不能随意改造,各街道甚至每户人家情况均不同,如何在一户户上门沟通、一次次调整方案中,“啃下”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田阿姨的“雨天烦恼”

七旬老人田依平讲述起了告别“拎马桶”带来的生活变化。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徐亦嘉 编辑 何羽茜(03:00)
 
举报 收藏
 
更多>同类生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4040164号-4